第22章 分封

众人大惊,吓出一身冷汗,回头一看,竟是蒯通。

樊哙抽出利剑,就要斩杀蒯通。郭翁伯、王旭连忙拦下樊哙,说道:“大家莫慌,蒯先生是自己人。”

郭翁伯接着问蒯通:“蒯先生,您怎么在这里?”

蒯通笑着说道:“自巨鹿之战后,我就与赵王、张耳一路跟随项羽,进入关中。昨日,我接到项羽的军令,说今日要大举进攻刘将军。却不曾想,你们今天竟主动来了。适才,我看见你与王旭进了张耳的大帐,我就猜到张耳必定会出手相救,给你们指明这条生路。于是,我偷偷调走了山上路口处的守军,你们才能如此顺利的下山。我又提前下山,专程在此接应你们。”

刘季等人连忙向蒯通行礼,谢道:“多亏您想的周全,我们才能逃出生天。”随后,众人向蒯通辞别,沿着芷阳小路回到霸上。刘季一回到大营,当即命人诛杀了曹无伤。

过了一段时间,项羽引兵杀入咸阳,再一次屠城,并火烧秦王宫。项羽意犹未尽,对左右问道:“阿房宫在哪儿,我要一把火把它烧了。”

范增:“阿房宫尚未建好,只不过是一圈土堆。”项羽只得作罢。

项羽听着满城百姓的哀嚎,又是得意又是解恨,骂道:“叫你们灭我楚国,叫你们杀我爷爷。。。。。。”

过了一会儿,项羽突然想起什么,问道:“听说赵子婴那家伙还没死,现在在哪儿?”

范增:“听说他被刘季收押了。”于是,项羽命人把赵子婴带来,刘季无奈,只得亲自把赵子婴押到项羽面前。赵子婴被麻绳捆着,双膝跪地。项羽骑在高头大马上,颐指气使的对赵子婴说道:“听说你这人还不错,又把赵高那个狗贼杀了。我本来想放你一马,奈何你们秦国当年杀了我爷爷项燕,害得我们项家跟丧家犬一样,四处逃难,不杀你不足以泄我心头之恨。。。。。。”

刘季连忙在一旁劝谏:“项将军,秦王子婴已经投降,关中也已经被平定,正是收拢人心的时候。切不可为了一己私怨,枉杀赵子婴,徒生事端,反而误了大事。。。。。。”

刘季兀自在一旁唠叨,岂料项羽完全不予理会,陡然挥剑斩断赵子婴的喉咙,赵子婴命丧当场。刘季吓得连退数步,趴在地上,不敢吱声。项羽将剑上的血迹擦拭干净,收入剑鞘,正眼都不瞧刘季一眼,扬长而去。

随后,项羽移驾戏亭,一些当地的乡亲父老前来拜谒,恳请道:“刘季将军为人宽厚,爱民如子。先前楚王曾有约,先入关者做关中王。还请项将军您成全,让刘将军留在关中,这样我们关中父老才能安心。”

项羽不置可否,满脸微笑的送走了这些关中父老。回到帐中,项羽突然暴跳如雷,对范增说道:“若非我在巨鹿力挽狂澜,刘季岂能如此轻易的进入关中?刘季算哪根葱,竟敢跟我抢着做关中王?”

范增在一旁絮絮叨叨的念叨:“都怪你前番不听我言,放跑了刘季,如今后悔了吧?你能明白过来就好,决不能把刘季留在关中,不然必成心腹大患。别急,我自有办法对付他。。。。。。”

两日后,英布接到项羽的密令,回去向楚王熊心复命。英布见到熊心,也不行礼,给熊心使了个眼色。熊心立马心领神会,屏退众人,与英布单独密谈。英布用眼角瞄了熊心一眼,似笑非笑、十分倨傲的说道:“项将军说了,此番入关灭秦,诸将皆有大功,应当封王。”

熊心不敢违逆,宛如小鸡食米一般,连连点头:“项将军说的在理,都依项将军的意思办。”

英布接着说道:“至于该封谁做什么王,该把哪块地封给什么人,项将军自有主张,就不劳您费心了。”

熊心依然强颜欢笑:“还是项将军体谅我,怕我累着,那就辛苦项将军了。”

英布轻蔑的斜视了熊心一眼,一字一句的慢慢说道:“项将军最后说了,你安居后方,没有战功,没有资格称王。”

熊心一听,肺都快气炸了,猛地起身,指着英布鼻子,就要骂将起来。电光石火之间,熊心突然冷静下来,自觉不能贸然造次,硬生生将话咽回了肚子,缓缓放下手指,假装拍打衣服上的灰尘,低声下气的说道:“项将军说得对,灭秦皆是他的功劳。虽然我功劳不多,但我毕竟是楚国王室的后人,还希望项将军能谨守臣子的本分,给我安排个好去处。”

英布见熊心这番话说的软中带刺,只得答道:“你放心,既然你如此拾趣,项将军不会亏待你的。。。。。。”

几日后,英布回到戏亭向项羽复命,说道:“项将军,我一路追随您,从楚国打到巨鹿,从巨鹿打到函谷关,最后攻入咸阳。如今又搞定了熊心那小子,帮您坐上了楚国的头把交椅。我和我麾下的数万将士,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希望将军您不吝赏赐。”

项羽正在兴头上,听英布这么一说,心中一激灵,问道:“你要什么赏赐?”

英布皮笑肉不笑的说道:“我不敢奢求过多,只希望您封我做一个小王,赐我一小块领土,让我过把称王的瘾,我就知足了。”

项羽正要发作,范增在一旁抢过话头:“英布将军劳苦功高,麾下精兵良将无数,项将军岂敢亏待?英将军请放心回去,等着封王的好消息吧。”于是,英布向项羽千恩万谢,乐不可支的告退。

英布前脚一走,项羽立即厉声质问范增:“先生,你咋个自作主张,许诺给英布封王?他是我属下,我还没称王,他倒先称王了,哪儿有这样的道理。”

范增淡淡的说道:“英布人多势众,如果不能遂了他的心愿,必然会怀恨在心,对您不利啊。如今,诸侯林立,赵歇、田广、韩广、韩成这些人居心叵测,更有刘季、熊心这两个心腹大患。这个时候,断不可贸然树敌。您给英布封王,英布必然会反过来拥护您,您称王称霸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

项羽听了,连连点头:“还是您想的周到。我都听您的,您说咋整,我就咋整。”

范增赶紧接过话茬:“既然您这么说,我正好有个建议。我希望您定都关中,称关中王,不要再回江东了。”

项羽沉默半晌,推脱道:“秦王宫被我付之一炬,关中残破不堪,有啥好待的?我只想回楚国故土,富贵不能还乡,就像在黑夜中穿着锦衣,谁能看得到?”

范增听了项羽的说话,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指着项羽,竟半天不能言语。

过了两日,项伯偷偷进了刘季的军营,密会刘季、张子房。项伯说道:“这几日,项羽跟范增撇开众人,从早到晚在密谋分封诸侯的事宜。我听说,范增提议让章邯、司马欣驻守关中,让刘将军您去巴蜀。”

刘季气的破口大骂:“明明是我先入的关中,说好的关中王呢?!居然把我打发到巴蜀那种偏远山区,欺人太甚!我要找项羽评评理。”

项伯连忙劝道:“您请息怒。项羽势大,你贸贸然去找项羽,反遭其害。您还是消消气,巴蜀物阜民丰,您不如将就着去吧。”

刘季气的火冒三丈,一脚踹翻了桌案。张子房急中生智,对项伯说道:“巴蜀之地确实太偏远了,而且楚王有约在先,项羽岂能擅自做主?还希望您向项羽通融通融,看看能不能让刘将军去汉中,做个汉中王也成。”说完,张子房偷偷跟刘季使了个眼色。刘季当即会意,命人搬进几大箱的金银珠宝,赠给了项伯。项伯大喜,答应了张子房的请求,欣然接受了刘季的厚礼。项伯回到楚军大营,见到项羽,替刘季求情。项羽架不住项伯的软磨硬泡,终究答应了他的请求。

几日后,项羽在戏亭设宴,召集群雄。燕王韩广、齐王田广、赵王赵歇、韩王韩成以及刘季、张耳、英布、章邯、司马欣、魏豹尽皆列席;又有张子房、萧何、樊哙、范增、龙苴、钟离眜、王旭、莫负等谋臣武将陪同。席间,歌舞升平,觥筹交错。

酒过三巡,项羽轻咳了两声,众人全都放下手中的酒杯,侧耳倾听。刹那间,宴会上陷入一片死寂。项羽朗声说道:“秦朝已灭,东方六国自当兴复。灭秦不易,应当以战功多寡来论功行赏。谁出的力多,谁才有资格封王。谁有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