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问牛

一旁的汲黯觉得非常奇怪,却也没有开口问。继续走了一段,丙少卿一行遇见一名农夫在赶牛,那头牛跑的气喘吁吁,直吐舌头,上气不接下气。丙少卿见了,连忙命人停下马车,问那位农夫:“你赶牛走了几里路?”

那位农夫答道:“就没走多远。”

汲黯实在忍不住了,质问丙少卿:“刚才,长安街头斗殴,死了那么多人,你却不管不问。现在却为了农夫赶牛这么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问七问八,你这个丞相怎么当的?!”

丙少卿心平气和的解释道:“群殴伤人,自然有长安令、京兆尹处置。这点小事,我只要考察他们的得失功过就行了。如今正值春天,天气还不是很热,这头牛却连几步路都走不动,更别提干农活了。很显然,这头牛是生病了。我后面还要派人去了解,长安周边的耕牛是不是都得病了。如果耕牛集体得病,就会影响耕作,进而影响粮食的收成,严重的甚至会闹饥荒。这才是国之根本,才是我这个丞相应该关心的事情。”汲黯听了,这才心悦诚服。

几日后,关于那场街头斗殴致死事件,丙少卿收到京兆尹送来的结案呈词。看完之后,丙少卿立马前去觐见刘彻,说道:“前几日,在长安街头,两帮官宦子弟引发了一场群体斗殴事件。死者甚多,其中一个死者正是柴奇。”

刘彻惊讶的问道:“咋回事,柴奇为何无缘无故会被人打死?”

丙少卿:“据说,当日那两帮人在酒馆聚众饮酒,发生口舌之争,其中一伙人羞辱了柴奇,说他攀附卫仲卿、霍去病,给卫少儿当小白脸,靠裙带关系才得到荣华富贵。

柴奇当众被骂的下不了台,就带着一帮狐朋狗友与对方群殴。结果,现场死的死,伤的伤,惨不忍睹。混乱之中,柴奇更是不慎被一位小伙子活活打死了。”

刘彻略带鄙夷的说道:“对柴奇骂的那番话,还真没毛病。不过,国有国法,杀人偿命;既然凶手已经抓到了,依律判他死刑就好了。”

丙少卿有些为难的说道:“这个凶手,可能您也认识。。。。。。”

刘彻好奇的问道:“谁?”

丙少卿:“他就是您的奶娘,郭征卿的儿子。”

刘彻沉默许久,叹了口气,说道:“那就先将他押入大牢,至于如何判处,后面你召集一些官员,商议商议。但是,一定要秉公处理,不可徇私枉法。”于是,丙少卿领命,将那位凶手囚禁了起来。

郭征卿听说自己的儿子杀人入狱,心急如焚,立马跑去向刘彻求情。然而,刘彻却不为所动。郭征卿无奈之下,只得去找蒯通求助。蒯通对郭征卿说道:“这件事闹得太大,卫少儿那边肯定也在给刘彻压力,催他严惩凶手。总之,单靠三言两语,并不能打动刘彻。你不妨假装向刘彻告别,频频回头看他,装出一副依依不舍的神态,但千万不可开口为你儿子求情。兴许,这招能让刘彻回心转意,救出你的儿子。”

于是,郭征卿依计,觐见刘彻,推说自己年纪大了,想告老还乡,假装向刘彻辞别。刘彻心中有些动容,却也没有出言挽留。郭征卿只得作势离开,一边走,一边频频回头望向刘彻。这时,在殿外等候多时的蒯通趁势走了进来,对郭征卿呵斥道:“你别痴心妄想了,要走快走。陛下已经长大成人,难道还要靠你的奶水而活吗?!”

刘彻一听,不由自主的想起郭征卿的养育之恩,百感交集,就暗中嘱托丙少卿,让他法外开恩。丙少卿按照刘彻的指示,与几个官员密议之后,定了郭征卿她儿子一个过失杀人罪,判了有期徒刑,保住了性命。

就在这个春天,刘彻决定与勋育展开大决战。刘彻调集了十四万骑兵,十余万兵卒及搬运工,由卫仲卿和霍去病统帅,分东西两路向漠北进发。栾弟稽粥闻讯,屯驻重兵在大漠北端,迎候汉军。大军出发前,王旭觐见刘彻,主动请命:“我想跟随大军,一齐出塞,讨伐勋育。”

刘彻婉拒道:“您年纪大了,漠北是苦寒之地,您还是别去了。您要是出了事,我没法跟平君交代。”

王旭生无可恋的说道:“莫负走了,平君也走了;王贺长大了,不需要我照顾了。我累了,不知道该为何而活。也许,葬身漠北是我最好的归宿。”

刘彻只得说道:“那您就在后方负责辎重部队吧,别上前线了。”

王旭断然拒绝道:“不,我要上前线,而且还要跟着霍去病一起。”

刘彻:“为何不跟着卫仲卿?”

王旭淡淡的说道:“卫仲卿为人稳重;相比之下,霍去病更激进,更愿意冒险。”

刘彻见王旭心意已决,只得无奈的答应了他的请求,让他担任霍去病的副将。临行前,刘彻为霍去病、王旭准备了几十辆车的食材,祝愿他们能平安归来。

于是,大战的序幕拉开,卫仲卿兵出定襄,行军千余里,穿过大漠。而栾弟稽粥率领着勋育主力,早已布好阵势,迎战汉军。卫仲卿以武刚车环绕为营,先稳住阵脚,随即派五千骑兵出战。这一仗,从早晨打到黄昏。突然,狂风骤起,飞沙走石,两军的视线大大受阻。卫仲卿趁势命大军从左右两翼包抄,将勋育大军团团围住。栾弟稽粥见势不妙,趁乱率领数百精骑从西北方突围而去。

随后,汉军与剩余的勋育大军继续作战,双方死伤相当。过了好一会儿,卫仲卿才从勋育俘虏口中得知栾弟稽粥早已逃脱,旋即派出轻骑连夜追击。战斗打至次日黎明,卫仲卿率领主力终于击溃了勋育大军,追击了两百余里,沿途歼敌一万九千人。然而,汉军却未能捕获栾弟稽粥。卫仲卿乘胜追到寘颜山,抢夺了大批粮草,并焚毁了赵信城。

与此同时,霍去病、王旭那一路兵出代郡,向北挺进了两千余里,越过大漠,与勋育大军发生激战,阵斩了北车耆王。随后,霍去病又挥师越过难侯山,渡过弓卢水,俘虏了屯头王,韩王等人。数战下来,霍去病以伤亡一万为代价,歼敌七万零四百四十三人。

霍去病、王旭率军继续追击勋育残部。一日,汉军经过一条小河,霍去病、王旭觉得口渴难耐,就下马走到河边,手捧着河水猛喝了几口。随后,汉军沿着河流,继续向上游处追击,追了没多久,却发现河中浅滩处有许多牛羊的尸体。原来,那些勋育士兵一边逃跑,一边沿途将病死的牛、羊抛尸在湖泊、河流等水源处,存心想让大汉的追兵染上瘟疫。

霍去病、王旭悔之晚矣,索性一路追到底,追到了狼居胥山下。这一路追来,勋育大军基本死伤殆尽,从此漠南无王庭,仅剩栾弟稽粥孤悬漠北。

汉军大获全胜,而霍去病、王旭却同时染上了疫疾,他们艰难的爬上了狼居胥山、姑衍山,举行了封禅仪式。血色残阳下,霍去病、王旭并肩站在山顶,望着远方的瀚海,心中有万分的自豪与不舍。突然,霍去病扭头对王旭感慨道:“没想到,我霍去病在战场上所向无敌,却要为了几头病牛、病羊英年早逝,真是不甘呐。”

王旭:“虽然你年纪轻轻,却做到了前人都没做到的事儿。你这辈子,值了。”

霍去病:“你觉得我是个什么样的人?”

王旭:“我遇见过许多名将,诸如章邯、项羽、韩信、周亚夫、陈子公等人,他们都是不世出的将才。可我以为,你取得的成就比他们都高。你的成就,不亚于妇好驱逐鬼方、管仲歼灭山戎。”

霍去病闻言,大为欣慰,就在这残阳之下,狼居胥山顶上,安然阖眼,悄然离世,走完了自己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王旭拖着病体,用马车载着霍去病的遗体,率领着大军凯旋而归。入关后,关内的守军才发现霍去病随军带去的、那些由刘彻赏赐的食材竟然原封未动,而随军将士却个个面带饥色。原来,霍去病为了加快行军速度,杀勋育个措施不及,就将这些辎重抛弃在后方,而自己却率领大军轻装简从,一路疾行。

王旭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就命大军带着霍去病的遗体返回长安复命,而自己却孤身一人前往鬼谷——人生与梦想开始的地方。王旭站在当日“羊水膜”的降落点,望着如今满地的疮痍,不禁感慨万千。王旭正在独自神游之际,突然从背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逆行者,你好,我等你很久了。”

王旭连忙惊骇的回头望去。。。。。。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