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朱元璋为什么要颁布“片板不得下海”的政令,他是在担心什么。

“片板不得下海”是明朝海禁令的主要内容。

由于中国古代自古都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模式,因此对于大海的需求并不是太大,中央朝廷对于出海只有两个方面,一是朝贡贸易模式,即周边小国承认我的中央王朝地位,出于怀柔荒远、薄来厚往,可以互派使者;二是私人海外贸易,由于中央王朝的抑商国策,因此对于海外贸易是阻碍和控制的,因此民间只能私下进行贸易。

总的来,在元朝之前海上贸易对于中央王朝来说是可有可无,但是到了元朝往后了,民间走私发展迅猛,海盗武装及其猖獗,中央王朝需要还非大量的人力财力来保护海疆,因此对于海上贸易可有可无的王朝来说,海禁是最为快捷,最为有效的方式。

因此,在朱元璋建明后的,第三年(1370年),下诏罢太仓黄渡市舶司。第七年(1374),下诏撤销历朝历代专门负责海外贸易的舶司机构,第十四年(1381),朱元璋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下诏断绝与东南亚各国的贸易交流。第二十七年(1394),彻底取缔海外贸易,禁止中国人下海通番。

可以看出,朱元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沿海的稳定,巩固自己的统治,因此才下了片板不得下海的政令。

这个政令一直延续到清朝,直到1840年被英国轰开国门,不过期间也有特例,比如朱棣时期的郑和下西洋,隆庆时期的开放月港口,康熙时期的四省通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