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播种

夜幕已深,林铭掐诀,乘风离开西市。

须臾之间,便回到青槐巷的小院。

取出玉质钥匙打开门。

进门后便直奔床榻,倒头呼呼大睡。

次日。

在早晨清凉的日光中,林铭神清气爽地睁开双眼。

他取出适量的灵米,淘洗、烹饪。

林铭服下白灵米,一股温热的精气,自腹部升起。

林铭盘坐在床榻,接连打出数道古怪的手印。

随即瞬间摆出五心朝天的资质,一边炼化精气,一边缓慢吐纳天地灵气……

收功之后,林铭感受着体内增长的法力,微微叹了口气。

纵使他资质在明远镇处在上等,服用的也是极为抢手的上等白灵米。

但要在短短三个月里,突破到聚气中期,却依然不够。

三个月后的灵农考核,便是拜入青木宗的第一关。

他们这些灵农学徒,通过灵农考核,才能成为一名青木宗认证的灵农。

但若要获取参加青木宗选拔的资格,还必须取得一定的名次。

根据原主记忆,历来取得选拔资格的修士,全都是聚气中期!

即使林铭是穿越之人,他依旧不觉得自己会是例外。

“如此看来,青玉灵米需要立刻种半亩。一经成熟,便立刻服用。

希望效果不会令我失望……”

青玉灵米在修仙界明天这般大,效果必不会太差。

“易烟草作为易容之用,不宜种太多,种一分地即可。”

“白璃果乃是聚气中期,提升修为的顶级灵药之一。

而且不像服食丹药那般,没有一丝杂质!”

“但其果实成熟,却足足需要十五年!”

其实,就白璃果的非凡效用、没有杂质,这些优点而言,十五年的时间并不长。

但对于大多数修士而言,十五年的时间还是太久。

也只有那些大势力,才有足够的门路获得种子;才肯花心思、用雄厚的财力,为后辈培育此物。

不过,林铭倒是没有这些烦恼。

对别人来说,效用顶尖却遥不可及的白璃果,他只需要两年半的时间,即可培育成熟!

但林铭对这个时间,依旧不满意:

“距离青木宗的入宗考核,只剩不到一年!若不突破到聚气后期,只怕机会渺茫。

如此一来,两年半还是太长!”

思索片刻,林铭依旧毫无头绪。

“罢了,早些种上便能早些收获。日后只能等进阶练气中期,再作打算……”

林铭最后对一亩灵田的规划,做了一个简单的总结:

“今日播种:半亩青玉灵米,一分易烟草,四分白璃果!”

林铭相继取出一本破旧的书籍,一枚翠光流转的玉简。

“在古镜农场之中,可以利用时间优势,参悟这两门书籍!”

心念一动,进入古镜农场。

“播种之前,得参考一下《灵种培育大全》。”

林铭翻开这本老旧的书籍。

“翻土术,不同的法力用量、不同的施术时间,效果不同……”

“雾雨术,对于不同的灵植、要求不同……”

“白灵米,播种前一炷香的时辰施雨,能使产量提高一成!”

林铭飞快地翻动《灵种培育大全》,越看越心惊。

书里关于灵种培育的内容,从播种之前到如何收获、保存;从红线草到各种稀有灵植……

不管是横向的灵植种类,还是纵向的培育过程,甚至还有部分特性作用介绍:

内容之详尽,简直是他生平仅见!

说它一本灵农界的百科全书,一点都不为过!

“这本书的潜在价值,丝毫不弱于养木诀!”

“我正愁自己的种植知识太少,却不想竟恰好碰到这本书!真是一瞌睡,便立刻有人送枕头!”

灵农考核只是一个资质考核,考核内容不会太难。

以《灵种培育大全》的广度和深度,绝对可以将其所有的难题、全部涵盖在内!

“我只要记下这本书即可!”

不过当务之急,是看青玉灵米、白璃果和易烟草的播种要点。

因红线草占了一分灵田,林铭便打算等红线草成熟后,再种上易烟草。

林铭将剩下的九分灵田,分成两块。

一块半亩,一块四分。

根据《灵种培育大全》介绍,不同的灵植,对灵田的处理细则也完全不同。

特别是对于白璃果和青玉灵米这等珍稀灵植,需要更加注意。

“青玉灵米的种子间距不宜过密……”

“对白璃果树施雨,雾雨术的火候应当不多不少、恰好纯熟精通……”

片刻之后,林铭将种植要点全部铭记于心。

双手打出一串串手印,口中掐诀。

灵光闪烁间,一枚枚符文没入半亩灵田,土壤顿时翻涌起来……

过了不久,灵田的土壤变得松软、灵气均匀,达到青玉灵米生长的最佳程度。

随后取出青玉灵米的种子,拿起灵锄,按照最佳间距埋入土中。

最后,林铭再次施展一次雾雨术。

“青玉灵米种植完成,一个月后就可以食用了!”

青玉灵米之后,便开始播种白璃果……

全部播完之后,林铭法力耗尽,走进木屋盘坐在蒲团之上。

“嗯?”

坐下的一瞬间,道道灵气汇聚于蒲团里,进而没入林铭的法神。

短短一瞬间,林铭神魂上的疲惫便一扫而空,法力也悉数恢复!

“这个蒲团,竟能让我保持巅峰状态!”

“如此一来,我便能十二个时辰一直参悟法诀,更快将法术练会!”

大多数灵农学徒,因精力所限,一日只能最多拿出两个时辰,用来参悟术法。

这就相当于,他参悟术法一日,就等于常人参悟六日!

林铭大为惊喜,立刻掏出翠绿的玉简,放在额头。

一股白芒自玉简中亮起,并缓缓流动,最终汇入额头。

被放下的玉简,“砰”地一声,变得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