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历史上原本七月十四日才能赶到的张宪,因为宋齐鲁的各方干预之下,愣是让他紧赶慢赶终于率大部在十三日就赶到了,这也算是歪打正着吧。
张宪力挽狂澜出战,不仅大败金军,还成功将金军赶出临颍,解了岳飞的郾城之危!
面对如此憋屈的战局结果,小四都快气哭了!
心想我打不过你岳飞和张宪!那我便挑个软柿子,去颖昌揍傅选总没错了吧?
小四在接连大败之后,脑袋居然灵光了!
杀了岳飞,只会更加激发岳家军的血性,疯狂报复他!况且事实证明因为张宪和李彦仙的三万大军介入下,他已经根本做不到了……
可是,现在的态势就是,岳家军各部正在疯狂朝郾城的岳飞集结。如果自己趁机攻打岳家军之前占领的城池,或者沿途埋伏各支岳家军的话,这难度系数不就立马下降了嘛!
就这么着!
先打已经空出来的开封南大门~颖昌城!
毕竟张宪的三万大军还在自己屁股后面跟自己的断后部队纠缠呢。打一座空城而已,等到张宪来援,估计自己都已经进城喝茶了!
可是,非常不幸!小四聪明反被聪明误!他算计来算计去,没有算到张宪带领的人马是从颖昌方向过来的不假,但是根本不是颖昌城里的岳家军主力部队!
等到小四赶到颖昌城下的时候,整个人都呆了!
这特么什么情况?别说三万人了,城内怕是不会低于五万人吧?
泥煤这是岳家军一半的家底啊!那还打个锤子啊?
金兀术想跑,可是那也得问问城内的岳家军诸将同不同意啊!
此时城内有王贵、董先、姚政、胡清、冯赛等知名战将,总兵力不仅有之前驻防颖昌的三万岳家军,还有各部回防支援的近两万兵马!
不仅如此,岳飞料定小四会搂草打兔子,在回程过程中会攻打颖昌。是故紧急将赢官人岳云和精锐中的精锐背嵬军派来支援!
小四这边则是由3万骑兵和10万步卒组成,在颖昌城西列阵。
王贵命少数人马继续驻守颖昌,自己和姚政、岳云等人亲率大军出城决战。
双方你来我往的大战数十个回合。其中表现最为抢眼的便是岳云率领的800背嵬军,直接作为主力,由正面进攻金军大阵。
十万人马里面仅挑出来这800人,足以可见这群人的精锐程度有多高。比之宋齐鲁的特种作战大队还要强!说是以一当十,一点也不过份。
岳家军所有人员和马匹基本都成了“血葫芦”,有自己的,更多的则是敌人的。
久战不下,主将王贵的立场顿时不再如刚开始那般坚决,值此生死攸关之际,他居然想到了回颖昌继续坚守!等待岳家军的各军继续聚集回援。
这倒不是王贵怂,他这是纯粹从战场得失的角度考量。只是忽略了战役的意义。
单以行军打仗或许此人略逊于岳飞和张宪。但是能被岳飞亲选为左右手,能力尚在牛皋、徐庆、董先等人之上的岳家军第三号人物,岂是泛泛之辈?
从战场胆略来讲,此次王贵的中军是跑的最远的,直接收复了郑州和洛阳一带。如果说岳家军属于深入敌人腹地,那王贵则是直抵敌人腹心了。
遇事保全实力,这也是他不如张宪之处。就因为他对信念的坚守程度不够坚决,所以才有了后来诬陷岳云、张宪,给岳飞泼脏水以求自保,被后世所诟病之事。
关键时刻,充满热血的岳云来到王贵身旁,建言他决战到底,称岳家军的北伐已成孤军之势,方寸之退搞不好也会导致成为溃堤之势!
王贵听闻之后,猛然惊醒!王贵不是什么战场新丁,立即明了眼前的形势。
过了河的卒子只有一往无前!如果能耗掉对面的金军,哪怕把颍昌城的岳家军都拼光,都是值得的。
战局重新陷入胶着,金军一方的压力更大。以绝对占优势的兵力全军参战,整整一个上午过去,不仅居于下风,连都元帅的女婿上将军夏金吾也在战阵中被岳云斩杀,这让人震惊,更让人愤怒。
小四就快要原地爆炸了,国恨家仇,让小四没有任何理由再一次撤退。
那么就用人命继续去填,哪怕两命换一命!他也足够拼光岳家军,确定最后的胜利!
但是真的如此吗?很多时候,现实是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直至午时,随着颖昌城里的董先和胡清率军从城中赶来支援,胜利的天平开始朝岳家军倾斜!最终金军大部溃败而逃,岳家军取得大胜!
因为此次张宪并没有动用颖昌的主力,使得颖昌兵力充足。此次颖昌大捷的战果足足比历史上翻了一倍!
共歼灭敌军万余人,俘虏近五千人,马匹缴获六千余匹,金军将领也被砍死一百五十余人!连小四本人都差点被生擒!
大败后的小四只得引兵退守开封!
这趟南侵实在是搞得太丢人了!
灰头土脸的除了损兵折将,就是挨揍!
接连的失利,让小四哭着感慨到:“我自北方起兵以来,未有如今日之屡见挫败!”
就在这个时候,平白无故挨了两回抽的韩常,早已经心生怨念,不愿再为小四当狗了。他秘密遣人向岳飞请降……
黄河两岸形势一片大好,捷报频传。
岳飞对部属说道:“今次杀金人,直捣黄龙府(吉林农安),当与诸君痛饮!”
由此可见岳飞是真的高兴!要知道岳飞是一个极其自律之人,此时是滴酒不沾的!
要知道之前的岳飞非常好酒,但有一次在酒桌上,因为言语冲突,岳飞一拳干昏了一位同僚。赵构知道后劝岳飞要团结同僚,为防止误事,尤其在军中以后尽量不要饮酒,于是自那之后,岳飞便滴酒不沾。
七月十四日,岳家军取得颖昌大捷之后,也标志着岳飞的北伐,正式从守势转为攻势!
七月十五至七月十七,岳家军全线出击!
目标直指开封!
七月十八日,张宪、徐庆、李山等统治率集团军主力出临颍,于临颍东北方向又大破五千金军,一路追击15里。
同时,王贵也率领中军从颖昌出发。
牛皋的左路军也从襄阳府境内朝北进发。
面对来势汹汹的岳家军,小四于距离开封西南方向45宋里朱仙镇陈兵十万,准备与岳飞进行最后的决一死战!
而岳飞率领岳家军也是在距离朱仙镇同样45宋里的尉氏县作为驻营。
岳家军先锋的500背嵬军铁骑率先抵达朱仙镇,双方第一次接触,金军便全军奔溃。
笔者觉得你这背嵬军再强也得有个限度吧?杨再兴300人碰到金兀术13万大军就全军覆灭。
你500背嵬军对上10金军便能杀的对方全军溃逃?
写史记的人,这不是欺负人智商呢吗?
如果背嵬军真的这么强,那800岂不是更强?颖昌大捷还会打多半天时间才“险胜”?
除非对面金军的10万大军有水分。
但是作为破釜沉舟的最后决胜一战,小四只要不是猪,肯定不可能拿这事儿糊弄自己的啊!否则岂不是找死?
所以小四的人马即使再有水分,挤干了剩个大几万人肯定还是能有的,最起码七八万人是跑不掉的。
刘錡在顺昌打破金兀术“十万大军”之时,借助天时地利人和,还动用了自己全部5000精锐之师才把小四撵跑的啊!
所以,500人对100000人,1:200的兵力对比,又是大晴天的(并未提到什么特殊天气之类的加成),怎么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笔者宁愿相信:就算不说是一路岳家军的(一路大概两万人左右)功劳,哪怕岳家军十二军中的一军(约八千余人)能有此战绩那也足以记入史册了啊!
但是按照高天流云老师在《如果这是宋史》中的分析,朱仙镇之战的存在性,这一点毋庸置疑。
那剩下的咱就扣一扣岳家军到底在朱仙镇出动了多少人马!
这从《宋史》牛皋传中““……金人渝盟,飞命皋出师,战汴、许间,以功最,除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成德军承宣使。”
这个“以功最”就很耐人寻味了,岳飞第四次北伐最出彩的应该就是颖昌大捷了,可是当时牛皋还在秦岭山区的鲁山县那一片,并没有参战。而朱仙镇又恰巧处于“汴、许间”,所以这也从侧面证实了,参战的不止500背嵬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