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388.赵构的天赋和石见银山

历史上没有宋齐鲁的存在,但是看赵构自相州(河南安阳)到大名府,再到东平府(山东泰安东平县)和济州(山东菏泽巨野),以致后来的应天府和扬州,每一次他都能踩在金兵赶来的点之前,有惊无险的跑掉。

至于接下来的南京-杭州-越州(绍兴)-明州(宁波)-定海(舟山)-温州-福建的神奇走位,愣是让金兀术十几万大军扑空,而金兀术的“搜山检海捉赵构”也成了一个不了了之的笑话。

赵构他们走的第二天,宋齐鲁就被放了出来。

“哎,重见天日的感觉真好!”

宋齐鲁终于在出狱前做好了三辆答应孩子们的滑板平衡车。

林潇湘带着宋府的所有成员来接宋齐鲁出狱,场面规模宏大。

杭州城的百姓也知道了最近引起朝堂地震的幕后“黑手”就是这位齐鲁郡王。

对于这位王爷的事迹大家通过《中华商报》的宣扬,还是耳熟能详的。

宋齐鲁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总算是可以好好陪一陪家人了。

赵构这一走,整个杭州城也就数着宋齐鲁最大。无论是官衔还是权势,那都是当之无愧的扛把子。

于是乎,中华商盟的各位大佬和宋氏商会的嫡系都开始蜂拥而至。

孤山的宅邸还有搞基建,一时半会儿的估计是住不进去了。

所以宋齐鲁在杭州城里的临时府邸,门槛都快要被踏平了。几乎天天都有人前来拜访。

今年那60家加盟商前来,主要是为了协商玻璃制品和镜子的市场份额。

至于同盟会成员以及和宋氏商团关系比较近的,则是在谋划对金朝和西夏的商战事宜。

虽然这两年宋齐鲁的重心都放在了对外作战上,但是商场上依旧流传着他的传说。那可是随便跺一跺脚,都得抖三抖的主儿。

忙活完这些事儿,就是宋齐鲁纳妾的大喜日子。

李诗诗终究还是被宋齐鲁迎进了门,至于花姐这位炮友则是没有答应。

当然这也正应了宋齐鲁的心思,否则他还真就不敢跟林潇湘开口提这茬儿。

迎娶李诗诗的当天,花姐就悄悄遣散了春风阁,然后不知去向。

虽然感到遗憾,但也知道她在怕什么。相忘于江湖,也挺好。宋齐鲁也只能在心里默默祝福。

在迎娶李诗诗的前两天,林潇湘和宋小雅二女就已经轮番榨干了宋齐鲁。

所以搞得宋齐鲁跟李诗诗洞房当天,严重发挥失常。啃了半根的东革阿里都还腰子疼。恨的宋齐鲁牙根直痒。

五月中旬,岳翻的船队回来了。这次已经是他第三次前往日本寻找鹿儿岛和石见银山。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岳翻这次亲自前来汇报说已经确定了石见银山的大致范围,并且带回来了一部分矿物样本,找人看过之后确认的确含银量很高。

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足够的人手挖矿,而且一帮子日本子也是天天征战,混乱不堪,还得留一相当部分看场子。

采矿的人手还好说,这个可以招募流民,而且保安军的一部分家眷还在舟山群岛上,都可以规劝。

只是这个看场子人选多少让宋齐鲁有些头痛了。

他带过来的几万大军都被赵构给“没收”了,手上暂时只有五百亲兵。

如果从山西和西北调人,又得旷日持久。

为以防夜长梦多,宋齐鲁干脆给赵构写信,要了3000兵马,其中舟山籍的原保安军1000人,收缴的张用部队2000人。加上各自家眷将近小一万人。

赵构在收到宋齐鲁的信件之后,听说找到了一个大银矿,兴奋的都在原地打转。

立马连日让魏良派心腹,带着3000军士前来找宋齐鲁报到。

岳翻此次流露出想跟他大哥岳飞一样,“上岸”发展。

但是考虑到最近一两年的这个倒霉蛋儿就会死在杨再兴的手上。所以宋齐鲁拒绝了岳翻的请求。

宋齐鲁告诉他办好了石见银山的事儿,同样算是为国开疆裂土,回头他会亲自替岳翻请功。这才安抚下这倒霉孩子。

岳翻手底下本来就有3000士兵,虽然有一部分人员是应天保卫战中伤退的。

6000士兵,其中1000人还是最精锐的保安军,再加上配备的火炮、手铳和神臂弩等尖端武器,不敢说直接趟平半个日本子,但是占他一两个省的绝对没问题。

想到后世这群人对中国犯下的累累罪行,所以如何过分的对付这群东洋鬼子,宋齐鲁都没有心理负担。

宋齐鲁对岳翻的命令只有一条,要确保把鹿儿岛的金矿和山阴地区岛根县的石见银山所在地划成大宋的殖民地,谁敢炸毛儿,那就用枪炮打到他们服气为止。

其实岳翻之所以想要回陆地发展,就是因为有些反感宋齐鲁的这种“侵略”行为,但是他又不敢明说。

宋齐鲁也看出来了岳翻心里的芥蒂,于是用他的专业神棍身份开始对岳翻一顿洗脑说教。

言明了日本子将会在不久的将来频频袭扰大宋边境,此次只不过是防患于未然,牵制东瀛人。这是保护大宋沿海百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儿。

并答应岳翻只要他让宋军在那边站稳脚跟儿,就让他把所有事务交给魏良的义子陈平。到时候允许岳翻回国参与对金作战,还会有一份大礼等着他。

经过宋齐鲁唔里哇啦的一阵劝导,岳翻总算是“回心转意”,兴高采烈的带着人马杀奔东瀛。

物资筹备、家属动员、安家补贴、休假探亲、轮换驻防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宋齐鲁亲力亲为的。

毕竟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是跟着自己打天下的弟兄们,只因为信任自己才如此义无反顾。宋齐鲁就更加不能伤了他们的心。

只是这种即当爹又当娘的感觉,是真特么酸爽啊!

前前后后忙碌了半个多月,调动了大批商船,前后分了三批,这才把所有人员、物资折腾过去。

这还是老天给面子,没有遭遇台风的结果。否则跟元朝忽必烈的十万东征大军似的,出师未捷,全部折损在台风里的话,宋齐鲁估计自己都会哭死。

这也是宋齐鲁为何如此急迫的安排人员东渡的原因所在。

石见银山,这座银产量占据世界三分之一的富矿,宋齐鲁是吃定了!

虽然现在全球化贸易的趋势还不是太过明显,但是依照宋朝如今的海商发展速度和规模,那一天迟早会到来。

而且后世直到明朝才正式成为主要流通货币的白银,肯定也会提早登上历史舞台。

石见银山不仅是为赵构开辟的一条财路那么简单,更是应对将来全世界用白银购买中国商品的一大保障!

同时宋齐鲁也是打算逐渐将铜钱替换出大宋的流通市场,逐步的用金银币和纸币代替流通。他想要复刻后世美元薅世界羊毛的路子。

同时,用铜来做子弹和炮弹也是宋齐鲁的一大考量。面对如此“败家”的行为,肯定得给铜钱找个替代品,否则哐哐打的炮弹就真是哗啦啦的钱了。

宋齐鲁这半个多月一直奔跑在外,整天忙的脚打后脑勺,就连刚娶回来的李诗诗都没顾得上亲热几回。

这一日,宋齐鲁终于算是打发完了最后一起的东渡船队。好不容易得了空闲,准备就窝在后宅大杀四方的不出来了。

谁知道这刚要提枪上马,就听到下人来报说宫里来人,紧急求见。

宋齐鲁这才猛然想起来还有赵尃这么一档子事儿,被他忙活忘了。

等宋齐鲁不情不愿的穿戴整齐来到前厅后,果然见到了赵构的贴身小黄门。

事情也正如宋齐鲁所料,赵尃病倒了。

太医院的一帮子御医手足无措,张扩、苏权也在被征召之列,但是也只能堪堪控制病情恶化,无法彻底治愈。

赵构这回是真的慌了神,尤其是在听闻自己唯一的儿子,如果无力回天的话,最多也就能抗半个多月。

立马差遣了心腹宦官,快马加鞭的赶往杭州在请宋齐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