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粉身碎骨
我钦佩你的傲骨,钦佩你的血性,理解你的选择;可若是来生可以选择,愿你不再投生到这三国乱世,如强弩之末的帝王之家;愿你生在太平盛世,平平安安,康康健健地过完这一生。
等在场所有士兵,都从那极致的惊骇中反应过来后;便都齐刷刷地朝郭阳单膝跪下,低下头,谁也不敢再发出一丁点声音。
回过神来的司马昭也立即翻身下马,跌跌撞撞地几步就跑到郭阳面前,跪下来后便惊慌失措地压低了声音开口:“姐姐,我不是故意的……你听我解释……方才在府中,我一收到你的诏书,就即刻赶过来阻止了。可已经来不及了,我……”
可现在正沉浸于极致悲痛之中的郭阳,又怎能听得进去他的只言片语?她没等他说完,只冷冷打断了他:“弑杀陛下的士兵,是你的手下吗?”
“……是。”即便万般不忍,司马昭也只得承认。
“贾充是奉你的命令前来的吗?”郭阳停顿片刻后,便又问道。
“是,”司马昭又承认了,却紧接着继续说下去,“姐姐,我当时也只是一时被他的话所蛊惑,这真的并非我的本意……”
“我大哥身死之时,陛下欲趁机夺我兵权;我讨伐诸葛诞时,陛下暗令李广常时拒不助战,差点使我兵败。如今,陛下又亲率宿卫欲讨伐我……姐姐,我知道你与陛下在深宫相伴数年,情同母子;但我若不趁此机会除去陛下,日后陛下也一定不会善罢甘休……”
“如今攻克蜀汉在即,我即将率军奔赴前线;若是祸起萧墙,那便是我司马家身死灭族之日,我不能任由隐患在内。若陛下从不与我为敌,我何至于此……我做这些都是不得已的!姐姐,你能不能理解我;能不能……原谅我?”
“你幼时给我取的名字,我们过去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我会让这一切,都一直流传下去……等晋国建好,我便带你去我的国家,去我一手为你建立的国家……到了那里,你就不用再做这终日忧心忡忡的大魏太后,再也不会被束缚。我会给你自由,给你平安和幸福……这天底下,明帝曾经给过你的,我都会给你;他不曾给过你的,我也会给你……”
“姐姐,你原谅我,跟我走,好不好?”
……
司马昭就这么,用那早已猩红的双眸热切地看着她,絮絮叨叨了这么多;到最后甚至连两行清泪,都从他那刚毅的脸庞上滑落下来,被他慌忙伸手擦去。事已至此,他的一颗心已经被揪到了极点;他甚至已经什么都不要,只想要得到她的原谅而已。
见自己无论怎么说,她都是 面无表情,一言不发,一副早已魔怔了的模样。他不甘心,也顾不得周围士兵们怎么看他们了,就蓦地从胸口掏出那枚金镶玉镯;又擒住她纤细的手腕,准备再重新给她戴上,语气更为慌乱:“姐姐,你说句话啊,你回答我……你别吓我好不好……”
直到感受到了金玉那熟悉而冰冷的触感,郭阳才蓦地反应过来。她那涣散的双眸里终于重新有了焦距,扭头看向他,冷冷言道:“你要我回答你是吗?”
此刻她这语气,冰冷到没有一丝热度;她这副失魂落魄的模样,也俨然一具被抽走了灵魂的驱壳。
紧接着,她没等他开口,便直接一把夺过他手中的金镶玉镯,使出了浑身的力气,泄愤似的狠狠扔向远方。
那玉镯已经是经过一次修补的了,自然再也承受不了如此重摔。在它掉落在地的那一刹,随着一阵阵清脆的响声,金饰随即从玉镯上脱落;那本就残破的玉镯,更是被摔得近乎粉碎。细小的碎块纷纷掉落在地上那嫣红的血渍之中,那原本的碧绿均被染得一片血红;有的碎块甚至直接被湮没,再也寻不得丁点踪迹。
被摔成这样,已经断无修好的可能;就如同她对他的感情,那曾经的希望与憧憬,也均被曹髦之死给划得四分五裂,再也回不来了。
司马昭痴痴地看着,不远处那已经粉身碎骨的玉镯。即便他心中就如刀割般疼痛,更是万般不舍;但如若这就是她给他的答案,如今大权独揽的他,竟也只能无可奈何。因为事已至此,他真的不想再逼迫她了。
可她真的就能如此狠心,将他们过去的一切,都一笔勾销吗?就真的能够忍心,让他们这纠葛数年的感情,就这般惨淡收场吗?
“司马昭,我知道你也是身不由己,无可奈何,”郭阳在此时开口,这语气平静到甚至有些诡异,充满了宿命的味道,“我不恨你,也不会怪你;但我真的无法原谅你……我这一生,也不愿再见到你。”
在得知曹髦率宿卫讨伐司马昭后,她的一颗心就一直被绷着,让她来不及想那么多,只想保住曹髦的命而已。可直到方才,她才赫然明白,他说得是对的——曹髦虽然无权无势,但他到底是大魏天子;而且他又心系大魏,心心念念不忘从司马氏手中夺权。若是曹髦一直活着,也总会有拥戴他的人;或是借拥戴他为名而怀有鬼胎之人,会层出不穷……这对于司马家而言,的确是一个天大的隐患。
更何况,他还即将去讨伐蜀国;更不能在这时,任由祸起萧墙。
他这么做,是为了保护他司马家,是形势所逼……她理解他,没有权力去恨他;却也根本没办法,说服自己去原谅他;甚至在这时冒天下之大不韪,跟他离开,埋下更大的隐患。
随着曹髦的死,他们之间已经被划下了一道正渗着血的,深深的鸿沟;不仅这一辈子都无法逾越,而且只要她一看到他,心中便会禁不住隐隐作痛,备受煎熬……
也许,就此恩断义绝,此生此世再不相见;这对于他们而言,就是最好的结局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