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就是一起成长:麻省理工金融小子养育手记
- 陈采霞
- 2280字
- 2021-04-01 15:48:15
我自己磕的
正如每个孩子都会生病一样,孩子小的时候难免会有跌跌撞撞、磕磕碰碰的时候。我观察到家长们此时的反应很有意思:老人们会边心疼地抱起孩子,边对着出事的地方直跺脚——“都是这地不好,害我们宝宝摔跤”;年轻父母会赶紧检查孩子有没有受伤,稍微有点严重会马上送医院,不太严重也会安慰半天,孩子往往会哭上好一阵子,可能不是因为疼痛难忍,更重要的原因也许是大人们的惊慌失措或者夸张反应。
我同时也观察到不爱哭的孩子人见人爱,爱哭的孩子不仅别人不喜欢,父母自己最后也会很厌烦。等到孩子脾气越来越大,有的父母开始认为是孩子天生性格不好,不知不觉中由起初对孩子的极度疼爱逐渐转变成极度不满,结果就是我们常常看到的孩子相当叛逆、家长极其郁闷。
其实,家长心疼孩子是很自然的反应,但如果希望孩子长大之后能吃苦、够坚韧、有担当,家长应该明白“吃亏是福”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孩子。细心一点的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第一次摔倒的时候如果没人扶他起来,他往往能自己爬起来;孩子摔得有点疼的时候家长如果假装没看见,孩子一般不哭或者稍微哭几声就没事了,只要家长一关心,孩子会格外哭得可怜。俗话说“孩子不装病”,孩子天生也应该不会装痛,一旦孩子真开始装痛了,那一定是大人培养的结果。
如果说父母对待孩子自己的磕碰摔倒缺乏理性会导致不良后果,那么如何看待孩子在外面的吃亏则更考验父母的智慧。简单地告诉孩子处处忍让在当今这个社会肯定是行不通的,粗暴地教孩子以牙还牙也未必能占到便宜。我有一位同事结婚比较晚,年近四十才有了儿子,因为他的儿子和我儿子同在北大附小念书,我们会经常讨论一些关于孩子的话题。有一天,同事突然问了我一个问题:“你儿子在北大附小经常被欺负吗?”我被问得莫名其妙,因为在我的印象中我的孩子在北大附小还真没被欺负过,至少我的孩子没有跟我说过谁欺负过他,才几岁大的孩子怎么会知道欺负别人或者被人欺负呢?一个孩子经常被欺负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经询问,我了解到同事的儿子在家从来没受过委屈,没有让过什么人,于是他在班上一和同学发生冲突就跟老师告状,因为老告状结果老受欺负,到后来这个孩子都不敢上学了。同事是急得没办法才跑来找我求救,我就坦率地告诉他解决办法只能是教会儿子如何与别的孩子相处,绝不是让全班同学为他做出改变。同事听了恍然大悟,他马上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其实是在他那里,由于过于疼爱自己的孩子,上小学前孩子全都由他自己陪着玩,基本不与其他孩子接触,等到不得不和其他孩子在一起时,孩子感到很不适应,吃不得一点亏,又得不到照顾,爸爸原本是想保护孩子,没想到反而害了他,喜欢告状说明他习惯了找靠山而不是靠自己。
同事孩子的遭遇让我回想起了一件事。那是我们刚到北京的时候,有天晚上我给我儿子脱衣服准备睡觉,没想到竟在他的头上摸到一个拇指大小的包,我赶快问儿子怎么回事,儿子开始时还跟我装迷糊,说哪有什么包呀,等我让他用自己的手摸时,他马上改口说那是他自己不小心磕的。儿子很有表演天赋,尽管他表现得若无其事,但我的直觉告诉我那个包肯定是有故事的,只是孩子不愿告诉我实情罢了。因为没有造成大的伤害,孩子也没拿它当回事,我也就没有追问下去,不是同事提起孩子受欺负我还真忘了有这件事。
说实话,儿子在被欺负之后的表现既让我吃惊,也让我感到宽慰。他小小年纪居然那么处事淡定和宽厚待人,我想他不告诉我真实情况绝不是因为我平时不心疼他,也绝不是因为他比别的孩子傻,相反我认为是因为他不想让我心疼,是因为他真的聪明懂事。最重要的是,他有足够的自信才会那么泰然自若,在后来的日子里,类似的事情再也没有发生过,如果这种事情经常发生,我想他的反应会不一样,我多多少少也能感觉出来。
孩子是在经历中成长起来的,家长何尝不是这样。在儿子上湘潭大学幼儿园的时候,我也曾经经历同样的考验。那天我像平常一样去幼儿园接儿子,没想到班主任老师见到我老远就跟我打招呼,我心里顿时掠过一丝不祥的感觉,果然老师走过来告诉我儿子在幼儿园摔了一跤,下巴都给磕破了,接着就是一阵道歉,“我犯了大错,我太不细心了,都怪我没看好”之类的话说了一箩筐。虽然心里很不安,但看到老师内疚的样子,我真的不忍心在这个时候去责怪她,相反我还安慰起她来。等真正见到儿子我才意识到老师的惊慌失措还真不是小题大做,儿子的下巴肿得变了形,老师怕感染还涂了紫药水。看到孩子的可怜样我心疼得差不多要崩溃了,但理智告诉我无论我怎么发火发生了的已经发生了,设身处地想一想,老师也不是故意的,她也对这样的意外感到难过。再说,我自己看管孩子难道就能保证不发生意外吗?尽管心里面波涛汹涌,但我还是保持了清醒的头脑,没有责怪老师半句。虽然我当时感觉很难受,把老师骂个狗血喷头、在幼儿园闹个底朝天也许能让我发泄一下情绪,老师一个月甚至一年的奖金立马泡汤,但我的家教和涵养不允许我做出那样的事来。更重要的是,我不希望儿子看到他的妈妈情绪那么失控,不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得理不饶人甚至蛮横无理的人,我当时的反应毫无疑问会对他产生很大的影响,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我很庆幸我体面而优雅地迈过了那道坎。事实证明,我的宽容和大度不仅为儿子赢得了老师们的加倍宠爱,也让我真正明白了“吃亏是福”的真正含义。儿子后来的宽厚待人和与人为善根本不需要我进行任何说教,我的言行举止就是对他最好的教育,如果我没有经受住那次考验,我很难想象会有怎样的后果。每当我回忆起我和儿子淡然面对吃亏的往事,我心中留下的只有骄傲和自豪,没有任何仇恨和遗憾的感觉,我相信儿子的感觉和我是一样的。有这样的豁达和从容,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