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仲道郑重的起身一鞠到底行礼道
:“谢先生赐教,有此良策,何愁天下不定,大业不成。”。
王猛侧身受了半礼,恭敬道:“此乃为臣本分,主公切不可再行如此大礼。”。
虽是这般说,但王猛心里还是高兴万分,有如此英明,知人善用,礼贤下士的主公何愁大业不成,天下不定。
十日之后,骑着日行千里宝马的薛仁贵终于来到了洛阳城下。
手中的兵器方天画戟怕引起麻烦早就先行一步被暗中送到了洛阳城内,此时薛仁贵头头戴一斗笠,身穿白衣白甲白袍,牵着夜照玉狮子平安无事的走进了城。
打听了一下,直接前往了蔡府,洛阳城里蔡大家的住处还是非常好找的,随便拉了个洛阳本地人问问许以好处,便来到了蔡府。
看着洛阳城的建筑即便以薛仁贵的稳重也不禁感叹洛阳城的繁华。
现在的洛阳城还是朝廷的中心,还没有被大魔王董卓破坏,一眼望去还都是富丽堂皇的建筑。
“你是何人,站在府前观望何事?”守门的小厮看着站在府前观望的薛仁贵上前问道。
“在下薛仁贵,请帮我禀告一下蔡大家,就说北方的亲人来信。”薛仁贵见小厮很有礼貌,摘掉帽子见礼道。
“你先在这里等着,我进去禀报,至于见不见你,就看老爷的了。”小厮说完尽职的进去通报。
大约盏茶功夫,蔡邕领着小厮出门亲自迎接,左右看了看,发现并没有外人后,把薛仁贵领到了他的书房。
“这位壮士,可是琰儿,仲道来信?”蔡邕见薛仁贵一表人才,很是客气的给薛仁贵满上了一杯茶水。
要说这茶叶,也是最近一段时间流行于世家大族直接招待贵客用的,出处就是最近2年活跃于茶楼和酒楼的百晓生。
“先生客气了!在下薛礼薛仁贵受主公之托,前来接先生北上,这里有小姐的一封家书,还请过目。”薛仁贵拿出一封贴身藏好的信封,恭敬的交给了蔡邕。
蔡邕拆开书信,先是讶异了一下入手的触感,这纸书竟然比市面上最好的蔡侯纸还要精致细腻十倍,入手一片光滑。
待蔡邕看完后,为难的对薛仁贵说道:“董公待吾不薄,我若就此离去未免不近人情”。
董卓入京后征用名流,以修汉史为由,威胁加上投其所好。董卓虽然为人暴戾,专权,但是对待有才华的人却很重视。董卓对待蔡邕的意见就能够采纳。
董卓十分看重蔡邕的才华,三日之内,给其连升三级,提拔为尚书,拜为中郎将。
“董卓为人暴戾,虽自比霍光,但却行王莽之事,必将霍乱大汉天下,使天下陷入连绵的纷争中,还请先生以天下苍生为重”薛仁贵见其由于立马以大义压之。
“就因为其暴戾,吾才不能离开啊,吾在洛阳还可以规劝一二,更何况吾还要编写《汉史》,实在是离不开洛阳,只能辜负琰儿的期待了”。蔡邕想了想摇摇头固执的道。
“但是主公让吾告知先生,明年要娶蔡小姐入门,希望你能到常山主持婚礼。”薛仁贵见硬的不行就来软的。
“这。。”蔡邕为难了,也不说话,只是在思考到底要不要去。去的话肯定回不来,不去的话,自小拉扯大的唯一一个女儿结婚,说不想是假的。
“蔡公请看!”薛仁贵见差不多了,又从怀里掏出两本诗经。
蔡邕接过发现整本书都是用其从没见过的精致细腻纸张制作而成,翻看两本之后更是发现两本字迹竟一模一样,而且就连其中的瑕疵也都相同,抬眼看像薛仁贵。
薛仁贵点了点头,说道:
“主公发明了一种新型造纸术,比蔡侯纸的成本还要低廉百倍,而且还研究出了印刷技术,可以量产书籍。”。
“什么?竟有如此神技!”蔡邕吃惊的说道。
薛仁贵笑了笑心想这老顽固终于心动了。
“主公还说,只要你去上常山,纸张供你使用,想用多少就有多少,不来就一切休提。”。
“呵呵,这小子。我去”蔡邕一脸无奈道。
其编辑汉书如果能用能量产的纸书记载一定可以流传下去,怎么能不心动。
“嗯!哈哈!那就请蔡大家先行出城,今晚就动身离开,城门外已经派人接应,以免被董卓发现拦截,日后自然有人会来搬运府邸的书籍等贵重物品,我还有事就先告退了!”薛仁贵见其答应下来,便动身离开了蔡府。
转了一圈后来到洛阳城最大的酒楼,对着酒楼老板出示了一下特制令牌,只见正面写着一个百字。
老板左右看了看恭敬的道:“请随我来!”说完便带着薛仁贵进入了后院。
“拜见上峰!”酒楼老板激动道,要知道百晓生组织令牌为三种,一是外围成员手中的“生”字令牌,还有一种就是真正百晓生的“晓”字令牌只有十三块,而“百”字令牌则还要在其上,据说不超过3枚。
酒楼老板拥有的也不过是“生”字令牌。
“不必多礼!带吾去拿我的兵器来!”薛仁贵虽然没想到手中的令牌这么重要,但还是没空管这些,直接说道。
“是!”说完便带着薛仁贵进入一房间密室。
薛仁贵摸着手中的方天画戟和背上的震天弓,拿其一壶箭支,从后门离开了酒楼,牵着夜照玉狮子,薛仁贵一脸凝重的走向了打听好的丞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