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蔡文姬

一年后,卫天放下了手中挥舞的九龙戟,看着对面的李存孝无奈摇头道:“存孝,你这也太假了!哪有只格挡不进攻的。”

“嘿嘿,主公我这不是在给你喂招嘛,再说我也不敢给你真动手啊。”李存孝也是无辜的说道。

毕竟武力相差实在是太大了,经过一年的锻炼莫问天的武艺力量增长很大,相比这个时代粗浅的练气法,莫问天的问天功简直就是作弊器般的存在,仅仅一年武力便从30点到了如今的65点。

而且此时的莫问天也就是卫仲道,脸上的阳刚之气比之李存孝也是不承多让。

手中的九龙霸王戟则是武力踏入60点时截取系统从可怜的刘辨系统数据库中奖励截取的。

武力踏入60以后每提升10点武力都可以截取一件物品。

武力60点以上以后才能够说算的上是武将,所以系统规定如此。

莫问天也没办法,他也不想这么坑刘辨,都是系统私自做主。

这一世莫问天出生后没多久,母亲便去世了,只有一个老父亲,老来得子,对于卫文卫仲道是捧在手心怕伤着含在嘴里怕化了,在177年就和蔡家定了娃娃亲。父亲名叫卫清字夫荣是卫家家主,老来40得子,和蔡邕是多年老友,和蔡家算是世交,蔡邕字伯喈,可比自己老爹有文化多了,是汉末屈指可数的大儒,卫家虽是河东(并州)世家大族,不过因为黄巾之乱卫家嫡系却是搬到了洛阳首都,置办了不少产业。

莫问天今年11岁,而蔡琰字文姬(本名蔡昭姬,)则是9岁,几天前父亲带着自己去见蔡邕,拜了蔡邕为师,当时便见了9岁的蔡琰,两人一起取了字,一个仲道一个文姬,本来是要昭姬的结果莫问天提议文姬更好听,所以便成了蔡文姬。

对于蔡文姬,莫问天不知道怎么回事对其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和亲切感,但就是想不起来。

这几天父亲带着自己见了好几位大儒,联名一起为卫仲道举孝廉,莫问天对比还是比较乐意的。

来到三国怎么能不创立一番事业,加上自己的金手指,也注定了自己要争霸一方。

“走,存孝和我一起去蔡府学习。”莫问天用湿丝巾擦拭了一下脸暇,整理好衣衫对着准备好的李存孝说道。

“是,主公。”李存孝感激的看着莫问天道。

要知道这个时代现在知识才是主流,都说穷文富武,这个时代却不同,知识都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一般平民大多目不识丁,李存孝虽然上山学艺时也学过一些字,但只是为练武打基础,并不精通,所以听说莫问天要其当伴读后也是感激不已,心中发誓誓死效忠主公。

走在洛阳城内,看着人来人往的行人,不禁感叹不愧是三朝古都,洛阳城内的建筑布局严谨。

来到蔡府门前后周围的建筑更是亮丽。玛瑙琉璃瓦,浸透着金碧辉煌。巍峨高耸的楼阁,倒映在湖水中,流连着渺渺波光云影,有着一股贯穿青天的磅礴气势。金色的铸壁,在手绘山水画的墙面彩绘粉饰下,显得古色古香古朴厚重,给人一种无比的震撼感。

这里都是朝廷大臣世家大族居住的地方,卫家因为是外来世家在洛阳城内比较低调,朝堂上的人职位也大多不高,所以离这里略微远了一些。

不过也就二十来分钟路程,来到蔡府后,下人看到是未来姑爷没有通报便带着莫问天二人进入了蔡府直接带去了蔡邕的书房。

“来了,仲道,一起坐下吧。”蔡邕看了看莫问天身后的李存孝没有说什么只是看了看堂下准备好的案桌示意坐下。

“谢老师。”二人恭敬行礼后坐正。

李存孝大约18岁上下,而莫问天则刚满11岁,身高差距实在是有点大,李存孝坐到莫问天边上,就像是一座巨塔般笔直。

不是说莫问天矮,实在是李存孝太高了,身高近九尺,大约2米左右。

莫问天大概已经有六尺有余看着像个小大人了。

看着眼前纸质的诗经,莫问天知道其珍贵,要知道这个年代的纸书价值千金,用粗糙的蔡侯纸制成。

“儒家五经分为《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的缘故。今天的课程是诗经,先读诗经后看春秋。”蔡邕淡淡的道。

“是,老师。”二人恭敬道。

…………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朗朗读书声中,结束了一天的教学,不得不说蔡邕家的藏书是真的多。

“明天我要考察仲道你对今天所读内容的理解,好了你们回去吧。”蔡邕起身说道。

两人走后,屏风内走出了一个十多岁左右的女孩,依然是少女初长成,容貌秀丽至极,肤光胜雪,眉目间隐然有股书卷清气。

“你呀!就知道偷听。”蔡邕无奈的看着蔡文姬道。

“嘻嘻!谁让爹爹都没时间教我,我只能来偷听了。”女子俏皮的撒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