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成春戏班

爷爷听了宋然的话,突然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宋然不是想要学戏吗?现在有现成的戏班子,班主又是这样一个爱戏的人,宋然要是能够跟着他学戏,那将来肯定是不错的。

“班主,你们是哪里来的戏班?”爷爷看着班主问道。

既然有了想法,那现在就要了解信息,看看是否适合宋然跟着学戏,毕竟学戏是大事,需要十分慎重。

“我们是县城的,成春戏班。”班主说道。

“那你们戏班现在还招学徒吗?”爷爷继续问道。

“学徒?”班主略有一丝惊讶,因为他的头脑中已经太久没有产生过这样的想法了。

“对,就是这么大的小孩子。”爷爷笑着拍了拍宋然的肩膀,笑呵呵地说道。

班主看了看宋然,笑着摇了摇头。

宋然那张满是期待的脸瞬间失去了光芒,他原本以为这是自己的一次机会,没想到班主根本就看不上他,他是真的很想学戏。

爷爷也有点诧异,难道宋然这个孩子不符合戏班的要求吗?

班主也看出了他们的疑惑,马上解释道,“不是这个孩子不好,是我们戏班不招学徒了。”

“不招了?”爷爷问道,刚才不是还说好多年没有人想要学戏吗?为什么现在有人想要学戏了,他们又不招了呢?

“是,不招了。”班主的眼中带着一抹难以掩饰的悲伤,这悲伤不是假的,他是真的为此而感到难过。

“为什么不招了?”爷爷看着他问道。

“哎!”班主先叹了一口气,颇有几分无奈,“不是不想招,是没有这个能力招了。不瞒您老说,我们这个戏班也撑不下去了,很多人都转行了,只有我们这群真正喜爱京剧的人还在坚持着,可能有一天也坚持不下去了。”

爷爷看着班主那副无能为力的样子,有一种切实的同感,他们都极力地想要留住并发扬这门伟大的艺术,可他们又都是这样的微不足道。

在一个对京剧并不友好的大环境下,个人的努力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您说,这招了孩子进去,这孩子要是学成了,将来没了饭碗,我们对不起他;这学不成,白耽误了这么多时间,还不如不学。学习京剧又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学会的,就算我们耗得起,孩子的未来咱们赌的起吗?”班主这些话说的情真意切,爷爷完全能够理解他的意思。

宋然虽然不是很能理解班主的意思,但也明白了,班主不让他学京剧,并不是因为他不好,而是现在京剧这行不好干。

“是呀,现在这个环境下,确实很难,你们也不容易,能够坚持到现在,已经很不容易了。”爷爷不无感叹地说道。

“这些年我们也是尝尽了这个中酸楚,以前唱戏都是人山人海,挤得都坐不开,唱到精彩的地方,大家都会起立鼓掌,那对演员来说是多大的肯定呀。可是现在,哎!有人能来看戏就不错了,戏还没唱一半,人就差不多走光了,这演员心里不得劲呀,我这心里也是难受。有几个演员就是因为这个不干了,转行了,这心伤地透透的,没有唱戏的动力了。”班主连连叹气,将自己这心中郁结了许久的话都说了出来。

他是真的很爱戏,也真的很想保住这个戏班,他总觉得京剧会有再次辉煌的那一天,他就带着这么点期盼坚持着。

“看着人都走了,我这心里也不好受,多好的戏,怎么就没人喜欢听了呢?”爷爷也跟着摇头叹息,两个人仿若知己一般,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喜欢听戏的人都老了,年轻人不喜欢听戏,觉得老气,都去赶时髦了。”班主摇着头说道。

“所以才更应该培养年轻人,有了这年轻人的喜欢,京剧肯定还会再荣耀起来的。”爷爷表现得十分笃定,在他看来,这不过是时间问题。

当然,这也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时间问题,这种喜好戏曲的社会土壤需要培养,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仅靠着几个零星的小团体,或者几个孤独坚持的人是不够的。

“老爷子,您倒是和我想到一起去了,我也是这么认为的。这京剧是啥,是咱们祖上留下来的,那曾经多么辉煌呀,怎么会就这么没落呢?总有一天会好起来的,等懂戏的人越来越多,像您这样爱戏的人原来越多,这昔日的辉煌一定会回来的。”班主的脸上露出了笑意,这是他美好的期盼。

爷爷也跟着笑了,这是他们爱戏之人共同的期盼。

“那你更要收小学徒了,等到哪天这京剧的辉煌又回来了,你也要有年轻的接班人,是不是?”爷爷笑着提议道。

班主没有立刻就回答,他看了看爷爷,又看了看宋然和方晗朵,觉得爷爷说的有几分道理。

假如,有一天他真的等来了那样的好时代,那他又应该如何迎接那样的时代呢?

京剧为何会显得暮气有点重,和一群在戏台上演戏的大龄演员有一定的关系。这演花旦的明明需要年轻的小姑娘,可现在确要让四五十岁的老演员来演,自然出不来少女的活泼俏皮。

若是注入更多年轻的力量,那京剧的暮气会不会减少一些呢?会不会因此吸引来一批年轻的观众呢?这些都是未可知的,却又很值得去尝试。

“老爷子,您说的有道理,京剧的确很需要这些新鲜的力量。若是有一天京剧再次得到大家的重视了,我们这样的戏班却没有培养出可以接班的人,倒真的是我们对不起老祖宗了。”班主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