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春县

西汉平帝刘衎即位的时候,年方9岁。太皇太后王政君临朝称制,大司马王莽管理朝政。在平帝13岁时,王莽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平帝,立为皇后,他做了国丈。元始五年(5)也就是汉平帝即位的第五年,王莽借大臣给平帝做寿之机,给平帝酒里下了毒药,没过几天,汉平帝就死了。汉平帝死的时候才14岁,当然没有儿子继位,于是王莽就挑选了汉宣帝的一个玄孙叫刘婴的来做天子,而他做“假皇帝”(假,是代理的意思)。公元9年正月,王莽以刘婴年幼,无法理朝为由,将其废为定安公,西汉王朝从汉高祖刘邦到汉平帝一共12个皇帝,历时214年的江山,到此就完了,王莽做了皇帝。

王莽建立“新朝”政权以后,大肆改制,一心要把汉朝的制度按照古代的办法,改革一番。他下命令,把全国的县制名称都重新命名,于是原来的汉阳陵县改名为渭阳县,高陵县改为千春县。

高陵县更名千春县,当在天凤二年(15),千春象征新朝千年不衰。城邑在今县城西门外一里的千春村附近,即汉高陵县城所在地,仅是县名有了变化。1982年县文物部门在文物普查时,在村西北发现大量汉代陶片、铜钱、瓦当及日常生活器物的残片,从而确定了千春县遗址位置的大致范围。

王莽建立的新朝政权,是一个短命的政权,前后不到20年时间,就被汉室取代。刘玄帝更始元年(23)废千春县,又复名高陵县。此城作为县治,始于西汉,终于东汉,前后达426年。

王莽新朝虽然历时不长,但其钱币时有出土。尤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基本建设逐年扩大,这一时期的古钱币大量散落在民间。由于铸工精美,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在我国钱币及铸造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借此顺便介绍一下王莽的钱币改革。

布币

王莽规定五种货币作为“宝货”,就是黄金、白银、龟壳、贝壳和钱布(布是分布、流通的意思,钱布即指钱)。钱又分为小钱和大钱两种,一个小钱重一铢(二十四铢为一两,也有说十二铢为一两),一个大钱重十二铢,值五十个小铢。按说一个大钱等于十二个小钱,王莽硬规定值五十个小钱,老百姓怕吃亏,大多数人还是使用汉朝的五铢钱。王莽就下命令,凡是使用五铢钱的都充军到塞外去,老百姓再不敢使用五铢钱了。而那些有钱的人又使出新的花招来,他们私自把五铢钱铸成大钱,铸私钱的很快发了大财。王莽又下命令,一家铸私钱,五家连坐,全都收为奴婢。从公元7年到公元14年,短短七年当中,币制改了四次,而钱越改越小,价越作越大,无形中把老百姓的财富都搜刮去了。为了铸私钱而定罪的人数在10万以上。这也是促成新朝政权早早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王莽钱币种类繁多,而造型也较别致,如刀币、布币、大泉、小泉。有一种刀币叫“一刀平五千”, “一刀”两字以黄金铸成。又如六泉中的“壮家四十”“中家三十”等几种钱币,存世稀少,被称为国宝。

刀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