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说中国古代纺织技术史
- 李强 李斌
- 1042字
- 2025-02-17 07:54:25
第四节 矿物纤维石棉在中国古代出现的记载和研究
中国古代关于矿物纤维在纺织方面应用的文献,主要是关于石棉纤维的应用,且多为神怪记录——火浣布的野史记录。但在南宋周密(1232~1298年)的《齐东野语》中却明确认为火浣布即是石棉,为火浣布到底是什么作出了比较完美的解释。
一、火浣布的相关传说
《齐东野语·卷十二·火浣布》一文是中国古代关于火浣布记录最详细、考据最全最科学的经典之作。其文中记载:“东方朔《神异经》所载,南荒之外有火山,昼夜火然。其中有鼠重有百斤,毛长二尺余,细如丝,可作布。鼠常居火中,时出外,以水逐而沃之方死。取其毛缉织为布,或垢,浣以火,烧之则净。又《海内十洲记》云:‘炎州有火林山,山上有火鼠,毛可织为火浣布,有垢,烧即除。’其说不一。魏文帝尝著论,谓世言异物,皆未必真有。至明帝时,有以火浣布至者,于是遂刻此论。是知天壤间何所不有?耳目未接,固未可断以为必无也。昔温陵有海商漏舶,搜其橐中,得火鼠布一匹,遂拘置郡帑。凡太守好事者,必割少许归以为玩。外大父常守郡,亦得尺许。余尝亲见之,色微黄白,颇类木棉,丝缕蒙茸,若蝶纷蜂黄然。每浣以油腻,投之炽火中,移刻,布与火同色。然后取出,则洁白如雪,了无所损,后为人强取以去(或云,石炭有丝,可织为布,亦不畏火,未知果否)。”[82]
《神异经》中关于火鼠的记载与《齐东野语》中的记载相似,不同的是《神异经》中言火鼠来自不尽木的火中[83]。
笔者查《海内十洲记》原文,其大意与《齐东野语》相似,唯《海内十洲记》中对火鼠称为“火光兽”[84]。
《博物志·异产》中也有:“西域献火浣布。”[85]魏鱼豢(生卒年不详,大约在三国时期)《魏略·西戎传》《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国》载:“作黄金涂、火浣布。”[86]晋代傅玄(217~278年)《傅子》谓:“汉桓帝时,大将军梁冀以火浣布为单衣。”[87]《拾遗记·卷九》亦云:“果有羽山之民献火浣布万匹。”[88]
二、火浣布的原料分析
最早对火浣布的原料进行科学分析的是《齐东野语》,“或云,石炭有丝,可织为布,亦不畏火,未知果否”文字,足见其认为是“石炭”即石棉。清代南怀仁(比利时来华传教士,1623~1688年)的《坤舆图说·卷下》云:“火浣布,炼石而成,非他物也。”[89]也再次肯定了火浣布乃石棉之说,剔除了神怪成分。
此外,《西京杂记》中有吉光裘一说,言有神马吉光,其皮制裘入火不焚、入水不濡[90]。虽然《海内十洲记》(又称《十洲记》)对吉光裘、火浣布分别作了介绍,两者都有入火不焚的相似之处。吉光裘为虚写而火浣布为实写,吉光裘应该是火浣布的另一种变种的神秘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