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学的兴起
“全球学”(Global Studies)又称“全球研究”,是一个正在兴起的研究领域,一门正在构建的新学科。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它关注的是对诸多跨国和全球现象、问题的认识,并综合运用国际关系学、社会学、哲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化学的理论与方法去开展跨学科研究;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它更多地被定位于一些特定的可授予学位的专业领域或专业方向,开展全球治理、全球公共事务、全球公民社会、全球发展、全球公共健康、全球文明对话等方向的硕士、博士培养项目和课程研修项目。
全球学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全球问题研究,罗马俱乐部的系列研究报告,特别是早期的《增长的极限》和《人类处于转折点》两个报告,体现了鲜明的全球视角、全球意识和全球关怀,奠定了全球学的基本向度。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全球问题的影响不断增强,20世纪90年代,全球学迎来了自己的勃兴时期。全球学本科、硕士、博士专业相继开设,全球学学术组织纷纷成立,学术刊物也陆续问世。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全球学的概念、内涵得以诠释,并不断明晰。当然,由于全球学尚是一个构建中的新兴学科,又具有综合的、交叉的特征,所以,迄今为止,学术界尚未取得一个共识性很强的全球学定义。大体上,国际学术界对全球学的理解和概念界定表现出如下两种基本倾向。
一种倾向是把全球学视为一个独立的新学科。如亚洲全球学学会认为:“全球学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的兴起,要归因于我们囿于传统的学术学科边界在理解当今世界上的许多紧迫性问题时所面临的困难。其主要目标是提供一种对世界总体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进行综合的、跨学科的以及批判性的理解。”[1]美国西佐治亚州立大学提出一个较完整的定义:“全球学使我们能够超越已有经验,来理解人类相互联系的整体性本质。它运用广泛的知识学科以拓宽我们对于我们的世界和我们居于其间的地方的认识。这些学科包括历史学、政治科学、科学、医学、哲学和宗教研究,以及地理、环境科学和经济学。它寻求启明我们关于特定的跨国和全球现象的认识,包括环境恶化、流行疾病、大规模移民、人权议题、和平与冲突、全球贸易以及经济联系,甚至精神上的联系。全球学的核心,是你作为个体和一个全球公民的身份,是你对你居于其中的世界的认同、感受和影响。作为一门学科,全球学准备让你更好地塑造和改善你的世界。”[2]美国学者佩特里夏·坎贝尔在《全球学导论》一书中指出:“作为一门独立的跨学科研究的全球学,出现于一个全球化对人类的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都在产生越来越多且越来越显著的影响之时。学者和学生都已发现,全球学通过多种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叙事方式,聚焦于当今时代最紧迫的问题,加强了我们对全球现象的理解。”[3]俄罗斯学者B.A.图拉耶夫认为,全球学是“有关全球化世界的一门新兴科学,其中也包括全球化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问题。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科学,全球学吸收了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和哲学中的许多有益的东西。但区别于这些学科,它有自己研究问题的方法”[4]。
另一种倾向是把全球学视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如俄罗斯学者认为:“全球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科学研究,旨在揭示全球问题的本质,趋势、激化原因、全球化加速的过程和探究这些过程对人和生态环境带来的积极影响以及克服消极影响的方法。”[5]“‘全球学’这个术语指的是对全球化不同方面和全球性问题进行科学、哲学、文化以及应用等研究的总和,包括研究的结果,以及它们在经济、文化和政治等领域里的实际运用,这不仅在个别的国家,也是在全球范围的。”[6]美国匹兹堡大学全球学研究中心具有类似的倾向,认为“全球学主要研究全球化发展的动因以及全球化产生的结果等问题,具体包括全球化产生的身份变迁,通信技术、社会与全球化,全球冲突及其全球冲突的解决,全球经济与全球治理,全球健康,可持续发展六个方面”[7]。持上述倾向的学者,实际上是认为全球学内核与核心概念尚不够清晰,不宜追求独立学科的构建。俄罗斯学者科斯京就明确指出:“既然全球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方向,那么像经济学、哲学或政治学那样对其概念化或研究其范畴是不行的。”[8]
尽管存在上述不同,但我们依旧可以看到,在理解全球学内涵或给全球学下定义时,人们主要关注和强调了如下一些要素和特征。
其一,全球学以全球化和全球问题为产生前提,同时又主要以全球化和全球问题为研究对象,探讨全球化时代出现的全球现象、全球关系与全球价值。
其二,全球学强调人类日益紧密的相互依赖所形成的世界的整体性,个体、国家、民族及我们所熟悉的现象、结构、关系、制度、价值在这种整体性中需要重新定位。整体性世界的本质及其运作是全球学关注的核心,作为类主体的人类的活动和关系,以及由此导致的诸多跨国性新问题是全球学研究的重点。
其三,全球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学科,传统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内任何一个学科的边界都难以涵盖其内涵,所以,全球学的显著特征之一是跨学科性,包括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鉴于上述分析,我们对全球学作出如下界定:“全球学是以全球化为时代和学科背景,以全球化和全球问题所催生的全球现象、全球关系为研究对象,以探寻全球治理为研究归宿,以挖掘、揭示全球性为学术宗旨,探究世界的整体性联系和人类作为一个类主体的发展特点、进程与趋势的新兴综合性学科。”
任何一个学科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背景与条件,可称之为时代的产物。这些背景与条件,一方面表现为社会实践的需要,即时代产生了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亟待解决;另一方面表现为知识增进的需要,即已有的知识或者不能回答社会生活提出的新问题,或者不能满足人类在知识领域的探究,从而把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提出新的理论与观点的任务提上日程。全球学学科的构建正是基于上述两种需要,它是时代的呼唤。
首先来看看社会实践的需要。当代人类社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大转型时期。全球化成为时代的主题,全球问题与全球治理全面挑战人类已有的制度、观念、价值、生活方式。相互依赖,把人类联结成一个紧密的命运共同体,日益增多的非领土性、跨国性问题和事务要求人们突破国家的视域与领土的边界从整体上予以回应和处理。但现实却是,人们所熟悉、认同,并且至今居于主导地位的国家中心主义的制度、价值、观念制约着人们的认识与行动。人类社会第一次在全球范围与层面上出现了认识的困惑、行动的迷茫。国际金融危机、全球气候变暖、国际恐怖主义的猖獗、责任主权的定位、人权国际保护与新干涉主义的评判,这一系列问题都凸显了全球化时代社会转型的复杂性、严峻性,并急迫地要求给出理论上的答案和政策上的回应。全球学正是以全球化、全球问题、全球治理为研究背景和对象,探究跨国性、超国家性、全球性的现象与影响的学科,因此它的构建无疑符合时代的需要,具有重大实践意义。
其次是知识增进的需要。如前所述,全球学研究急时代之所急,突出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与新挑战,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一个实践性很强、极有针对性的研究领域。但从知识增进的角度看,全球学所要探究和回答的问题是人类未曾遇到过的问题,已有的知识已难以作出解释,甚至无所适从。所以伴随对全球化、全球问题、全球治理的认知与回应,必然有新知识的产生,包括新的理论、新的观念、新的价值等等。毫无疑义,这些新知识的第一功能与作用,是服务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现实需要,推动现实问题的解决。而第二个功能与作用,则是扩大人类的认识领域,丰富人类的知识宝库,提升人类的认知能力。由此可见,在知识增进方面,全球学也有独特的、不可代替的作用。
全球学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罗马俱乐部开创的全球问题研究,其后二十年,全球学基本上被理解为全球问题学或全球问题研究,这一点无论在西方还是苏联乃至中国都得到体现与印证。在西方,罗马俱乐部和世界观察研究所对紧迫的、严峻的全球问题保持着持续的关注和探讨,引领着全球学的基本向度;在苏联,自20世纪70年代起,全球问题研究成为重点研究领域,其广度与深度丝毫不逊色于西方。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苏联注重全球问题的哲学研究,这一传统和特点保持至今。著名全球问题研究学者霍津指出:“在许多著作中已经出现了‘全球学’的专门名词(глобалиcmиka),全球学可以理解为关于全球问题发生和现状的科学知识体系,这些问题的分类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实际途径的论证”,“全球学的结构可以分为两个基本的方面:第一,哲学方法论方面,它以哲学科学的全部成就为基础……第二,乃是过去从未有过的危机现象和‘跨国家的’和全球规模的矛盾研究成果”。[9]他的观点非常典型地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之前,苏联学术界对全球学的理解及其研究特点。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全球问题研究也被称为全球学,许多辞典都立足于全球问题对全球学进行了界定,如《世界新学科总览》中写道:“全球学,亦称全球问题学、全球研究,它以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紧迫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10],另一本辞典则认为“全球学又称‘全球问题学’。是以当代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各种紧迫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的一门新兴综合性学科”[11]。
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的冲击波开启了全球学的新阶段,即从应对全球问题的研究,转向同时关注全球学学科的创立与建设。换言之,在经历了二十年全球问题研究的基础上,面对20世纪90年代的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的浪潮,全球学开始有了学科的自觉。这种学科的自觉首先表现为研究领域的扩展与综合。全球问题固然仍是关注的基本内容,但全球化、全球治理研究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全球化、全球问题、全球治理日益被整合,形成着异常鲜明而独特的研究领域,赋予了全球学新的内容与向度。其次表现为全球学专业和教育研究项目的设立。以全球化、全球问题、全球治理为标示的新时代被称为全球时代或全球化时代,它凸显了全球关系、全球主体、全球空间、全球价值、全球身份,因而需要具有全球视野与思维的新型人才。正是基于这种自觉的全球意识,在大学和研究机构中出现了与日俱增的全球学专业和教育研究项目。1995年,美国加州州立大学蒙特雷湾分校率先设立“全球学”本科专业;1997年,日本东京的一桥大学设立了首个“全球学”硕士专业;2006年,美国罗格斯大学设立了首个“全球学”博士专业。与此同时,一大批全球学教育、研究项目得到设立与发展。
由此可见,罗马俱乐部开创的全球问题研究是全球学的源头。20世纪70-80年代的全球学体现为全球问题学,是全球学研究的第一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全球学突破全球问题学的框架,走向更具学科意义的全球学,是全球学研究的第二个阶段。经过四十年的历程,今天全球学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正在迎接自己的勃兴时期。
首先,高校中开设该项目的数量急剧增长,据不完全考察和统计,目前全世界至少已有100余所大学招收本科学生从事全球学的学习,有40多所大学开展全球学学科的硕士和博士生培养;有20多所大学设立博士后研究项目;有100多所大学在其原有科系下设置相关教育和研究项目,如全球治理、全球公共事务、全球公民社会、全球公共健康、全球发展、全球民主、全球文明对话等方向。
与此同时,出现了该学科本身的全球化。时至今日,包括北美、欧洲和日本、俄罗斯、印度等世界主要地区的高等院校中均开展了相关研究项目或课程,中国政法大学于2012年正式设立全球学博士学位的培养项目,成为中国首个授予全球学学位的研究机构。(如表1)
表1 世界各地开展全球学研究和教育的主要大学及其学生培养层次和开展的主要项目


其次,培养方式和承载机构的多元化。以加拿大为例,自1998年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和维多利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ctoria)开设全球学项目以来,截至2011年,已经有17所高校开设了22个全球学项目,其中涵盖了学士(BA)、硕士(MA)、博士(PhD)以及非学位课程(Non-degree)的培养。详见图1:

图1 加拿大高校全球学项目开展数量及种类(1998-2010年)[12]
除培养方式的多元化以外,承载全球学研究和教学的机构也开始出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美国,除了高等教育机构以外,各社区大学也开始开展全球学项目,一些组织,如国际发展社区学院联合会(Community Colleges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国际研究社区学院联合会(Community Colleges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等大力推广全球学在美国社区大学中的发展。[13]
最后,全球学相关的学术组织、学术会议、出版物等的繁荣。2000年7月,国际学术界第一个“全球学学会”(Global Studies Association, GSA)在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举行的“全球化、文化与日常生活”国际会议上宣告成立,该协会随后于2002年设立北美分会(GSA-North America),2005年,亚洲全球学学会在日本宣告成立(Asia Association for Global Studies, AAGS)。[14]
各全球学学会每年都会召开相关学术会议,其中,涉及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是由全球学知识共同体(Global Studies Knowledge Community)所举办的国际全球学大会,2008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召开首次会议,此后每年在世界各地轮流举办会议,至2012年该年会已有五届,召开地点分别为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阿联酋迪拜扎耶德大学、韩国釜山国立大学、巴西里约热内卢以及俄罗斯莫斯科大学,第六届国际全球学大会将于2013年9月于印度新德里召开。历届会议采用按学科领域分组的讨论方式,各地研究机构可自主申请承办该会议。除全球学年会以外,全球学知识共同体还资助全球学相关著作和论文的出版工作。[15]
除各学术团体外,以全球学研究为主题的学术刊物和著作也在21世纪后涌现。各学术团体往往都有自己的出版刊物,如亚洲全球学学会出版的Asian Journal of Global Studies[16](《亚洲全球学杂志》),全球学知识共同体出版的The Global Studies Journal[17](《全球学杂志》)。一些代表性学术刊物还包括Globalizations(《全球化》)[18]、Global Networks(《全球网络》)[19]、New Global Studies(《新全球学》)[20]、Journal of Global Ethics(《全球伦理杂志》)[21]等。全球学的主要著作有马佐尔、丘马科夫和威廉·盖合编的Global Studies Encyclopedia[22](《全球学百科全书》);赫尔穆特·安海尔和马克·于尔根斯迈耶合著的Encyclopedia of Global Studies[23](《全球学百科全书》);佩特里夏·坎贝尔、阿兰·麦金农和克里斯蒂·史蒂文斯合著的An Introduction to Global Studies[24](《全球学导论》);理查德·阿佩尔鲍姆和威廉·罗宾逊主编的Critical Globalization Studies[25](《全球化批判研究》);以及曼弗雷德·斯蒂格主编的Globalization:The Greatest Hits, a Global Studies Reader[26](《全球化精选集:全球学读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