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亚健康及其防范与干预
一、亚健康
(一)认识亚健康
自从亚健康的概念出现后,相当多的人都认为自己处于亚健康状态,甚至有些草木皆兵。亚健康的确有一些明确的标准,但也有一些模糊的地方,因为亚健康是处于健康与不健康之间。如果按亚健康的一些标准,当然有相当多的人在一生的一些时候是亚健康,正如所有人在一生的某些时候都会患病一样。
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动态变化的中间状态,即“健康—亚健康—疾病”。亚健康既与健康状态之间有重叠交叉状态,又与疾病之间存在重叠交叉,因此,亚健康既可以向健康的、好的方向发展,又可以向不健康的、坏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变化是双向的。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许多说不明道不清的身体或精神上的不舒服,这种似病非病的状态就是亚健康。例如,31岁的李××最近出现了注意力难以集中、精神不振、多梦、疲劳、情绪不稳定、用脑后疲劳、缺乏耐心等症状,妻子催他去医院看看,他说没事,没有生病,干嘛去医院?不久后,才29岁的妻子也发现自己记忆力减退,并莫名其妙地对自己的健康担心、困倦、烦躁,活动后疲劳、健忘、虚弱,易激动、失眠。其实,这些表现都说明,他们夫妻二人有不同程度的亚健康。而且亚健康还有其他一些常见表现,例如易感冒、嗜睡、四肢乏力、不愉快感、头晕、目眩、抑郁、头痛、腰膝酸痛、脱发,同时还有胃肠胀气、筋疲力尽感、消化不良、便秘、性功能减退、面部褐斑等。
(二)亚健康状态产生的原因
亚健康的病因机制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虽然世界各国有关亚健康的研究已经开展了很多,但对于亚健康的影响因素还不够明确,没有统一的系统研究,但可以归纳总结为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主要有三个面:遗传因素、个性因素和心理因素。
(1)遗传因素:在亚健康状态的形成过程中,遗传因素引起的个体特性差异起着某种特殊作用,如生物钟的低潮导致生物节律的紊乱,开始老化的机体器官出现体力不支,人体的自然衰老都可引起人体亚健康。
(2)个性因素:不同体质的人其生理表现都有一定差异,且和疾病的倾向性有关系。处于病理、不良体质的人不仅躯体表现出亚健康症状,且其心理状态也易出现亚健康问题,进而影响身心各方面的亚健康状态。如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的前临床或潜临床状态。
(3)心理因素:相关专家分析,影响亚健康的实质主要是行为异常、情绪激惹、心理应激等心理问题引起的,还与个性特征、性格怪癖及人格缺陷密切相关。
2.客观因素
(1)社会因素。随着社会关系的不断变化与发展,科学技术的迅速提升与进步,现代人为了适应高速的现代化社会,对自我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使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工作和学习占去人们的大部分时间,精神长时间处于过度紧张的状态,极易使躯体免疫系统、分泌系统等机体紊乱或失调,进而引起亚健康的发生。
(2)生活习惯及行为因素。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显示:人类的长寿和健康,60%依靠自己建立的生活方式和心理行为习惯;全世界人类死因的60%是由于不良生活方式所导致的疾病,而发达国家已高达70%~80%,发展中国家也在50%~60%之间。我国已发布的发病率排在前三名的疾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占全部死因的67.6%。
(3)饮食结构因素。由于不断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摄入饮食中的高热量及高脂肪类食物也越来越多,最终会引起高脂血症、脂肪肝、肥胖等亚健康问题的发生。而肥胖可导致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各类疾病。据统计,目前肥胖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
(4)人际关系的影响。随着社会生活的越来越复杂多变,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也越来越少,情感变得淡漠,交往也越来越倾向形式、表面、物质方面,社会关系及友谊越来越疏远,人们的烦恼感越来越多。多项研究结果显示,缺乏社会支持是引起躯体和心理亚健康问题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5)环境因素。由于生活环境不断恶化(如水源,食物,空气,微波、电磁波,噪声污染及其他化学、生物、物理因素污染),长期生活在这种不良环境中,人体细胞及组织的正常生理代谢功能不能得到有效发挥,进而使人体代谢失衡,引发亚健康。
(三)大学生亚健康的主要表现
(1)身体成长亚健康:学生营养过剩和营养失衡同时存在,体质较弱。
(2)心理素质亚健康:来自家庭、学校的压力,引发了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反复心理、自卑心理、厌学心理等,抗挫折能力较差。
(3)情感亚健康:本应关心社会,对生活充满热情,但实际上他们对很多事情都很冷漠,使自己的“心理领空”越来越狭小。
(4)思想亚健康:思想表面化,脆弱、不坚定,容易接受外界刺激并改变自我。
(5)行为亚健康:表现为行为上的程式化,时间长了容易产生行为上的偏激。
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大学生生理和心理亚健康的主要表现。
1.大学生生理亚健康的主要表现
(1)心病不安,惊悸少眠:主要表现为心慌气短,胸闷憋气,心烦意乱,惶惶无措,夜寐不安,多梦纷纭。
(2)汗出津津,经常感冒:经常自汗、盗汗、出虚汗,稍不注意就感冒,怕冷。
(3)舌赤苔垢,口苦便燥:舌尖发红,舌苔厚腻,口苦、咽干,大便干燥、小便短赤等。
(4)面色有滞,目围灰暗:面色无华,憔悴;双目周围,特别是眼下灰暗发青。
(5)四肢发胀,目下卧蚕:晨起或劳累后足踝及小腿肿胀,下眼皮肿胀、下垂。
(6)指甲成象,变化异常:中医认为,人体躯干四肢、脏腑经络、气血体能信息层叠融会在指甲上,称为甲象。如指甲出现卷如葱管、相似蒜头、剥如竹笋、枯似鱼鳞、曲类鹰爪、月痕不齐、峰突凹残、甲面白点等,均为甲象异常,病位或在脏腑或累及经络、营卫阻滞。
(7)潮前胸胀,乳生结节:女性在月经到来前两三天,四肢发胀、胸部胀满、胸胁串痛,妇科检查,乳房常有硬结。
(8)口吐粘物,呃逆胀满:常有胸腹胀满、大便黏滞不畅、肛门湿热之感,食生冷干硬食物常感胃部不适,口中黏滞不爽,吐之为快。重时,晨起非吐不可,进行性加重。
(9)体温异常,倦怠无力:下午体温常常在37~38°C,手心热、口干、全身倦怠无力,应到医院检查是否有结核等。
(10)视力模糊,头胀头疼:平时视力正常,突感视力下降(非眼镜度数不适),且伴有目胀、头疼,此时千万不可大意,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是否有颅内占位性病变。
2.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主要表现
(1)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是否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老是忘记很多事情,在进行学习工作时,容易走神,无法集中精力?其实这些都是心理亚健康的一种表现,它在提醒你,你的状态已经处于一种亚健康的状态,要注意调整!
(2)思维缓慢、反应迟钝。如果发现自己想问题时有些困难,与人交流时,偶尔“短路”大脑的反应变慢,与人交谈,总会慢上半拍,那么就说明你是处于一个亚健康的状态了。
(3)长时间的不良情绪。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出现不良情绪,一般来说都能自我调整,但是如果不良情绪持续的时间比较长,无法自我调整,那么这时就需要注意了,如果不注意心理保健,有可能就会恶化,出现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
(4)不自信,安全感不够。如果你发现越来越不自信,总是对未来忧虑,喜欢独处,回避社会,那么你就要小心了。
综上所述,亚健康的症状多种多样,又不固定,它是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过渡阶段,在身体上、心理上没有疾病表现,但主观上却有许多不适的症状和心理体验。任何疾病均有一个漫长的形成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亚健康状态。如果我们能正视亚健康,努力摆脱亚健康,就完全可以活到自然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