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章:清河繁华如星辰,玉狐归宗待方回。

清风拂面,舒心如悦。

舞仙从古院落里出来后,闲逛到杭城清河坊一带,这里的热闹与气氛让她大开眼界。

舞仙抱着一种好奇的心态,走进清河坊,漫步在青砖路面,两边是明清风格的建筑、飞翘的屋檐、镂空的窗格、身着古老服装的店员……走在这条街上,会觉得忽然融入了过去的岁月。

舞仙早已听说清河坊街这里是杭城悠久历史的见证与缩影。听说这里的历史起源于南宋时代,南宋定都杭州,筑九里皇城,开十里天街(今中山中路)。于是,当年在宫城外围、天街两侧,皇亲国戚、权贵内侍纷纷修建宫室私宅。中河以东建德寿宫、上华光建开元宫、后市街建惠王府第、惠民街建龙翔宫等,而此处清河坊的得名,与当时的太师张俊有关。建炎三年(1129),张俊在明州(今宁波)击退金兵,取得高桥大捷,晚年封为清河郡王,倍受宠遇。他在今河坊街太平巷建有清河郡王府,故这一带就被称为清河坊。

清河坊一带商铺林立、买卖繁华,一直是杭城最繁华的商业区。百年老店是清河坊人最多的地方。状元馆、荣宝斋、雅风堂、回春堂、胡庆余堂等,还有很多老字号保持着传统的风格:杭城的传统小吃、精致的雕刻、丝绸、手工制品等。

“姑娘,来买点我们这的特色吧”,一阵吆喝声传进舞仙的耳里。舞仙一回头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正站在眼前。

“罂粟……?”

“仙子?没想到和仙子还是很有缘。”

“是呀……没想到你也来这一带逛……”

“老早听过这一带的美丽,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要不,咱们结伴今夜逛一逛……”

“不错的主意。”

随后,舞仙和罂粟一起逛走在清河坊这条街上,买了当场制作的茶叶,同时还刻了几枚有朋友名字的图章礼物,买了京剧脸谱,买了杭菊花茶等许许多多礼品,甚是开心。两人走到一处说书人的地方,找了个地方坐下开始听台上的人讲述此地的故事。

“看官们,最忆是江南,你来杭城定不负内心之愿。大家可知——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此对联是明代江南才子徐渭书写,是对杭城吴山和清河坊地区繁华景象的真实描绘,在这清河坊里一直保留了历史文脉,方回春堂、保和堂、种德堂老字号中药店和万隆火腿庄、王星记扇子、荣宝斋……各种各式的历史文楼都能让你感受到不一样的氛围。清河坊旁得是吴山天风,它位于西湖东南面。由延绵的宝月、娥眉、浅山、紫阳、七宝、云居等小山而成,山体伸入市区,山高均不超过百米。然而景秀石奇,历来是文人雅集的地方,成为西湖群山中最耐人游赏的一座山。昔时渔民下海捕鱼后在此晒网,称晾网山;春秋时期称吴山;山有伍子胥庙,又得名胥山或伍山;唐时多称青山;旧因有城隍庙,俗称城隍山。山巅“江湖汇观亭”前楹联沿用明人徐文长题辞:“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点明了“吴山天风”的意境。吴山以云居山为最高,以紫阳山“巫山十二峰”,亦名“十二生肖石”为最奇。是吴越、南宋文化荟萃之地。古有“吴山十景”,并摩崖刻众多,有宋人米芾手迹“第一山”等。现吴山上建有极目阁、茗香楼。遍植银杏、枫香、金钱松、香樟等,与“宋樟”为伴,新老交融,面貌一新。恰如苏东坡所云:“吴山故多态,转侧为君容”。这一带,一直是古树清泉多,奇岩怪石多,祠庙遗址多,民俗风情多,名人遗迹多。十二生肖石、感花岩诗碑、宝成寺都能让你流连忘返。”

“这里的历史还是挺丰富的?”罂粟听着说书人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是啊……”,舞仙看着眼前的女孩露出了难得的笑容,也很是开心,“罂粟啊,多出来走走……外面的世界很美丽,不要老在双剑门。”

台上的说书人继续讲着:“相传,许仙与白娘子相遇的时候,他正在保和堂当学徒。保和堂是一家有着近千年历史的中药铺,无偿为附近的穷苦百姓看医问药,在清河坊一带享有较高的声誉。”

当舞仙和罂粟在清河坊听故事时,司徒和苏幕正在想是否要带小玉狐来一趟清河坊,因为小玉狐总不能一直待在外卖呢,不回到黑玉中吧,毕竟小玉狐是那块黑玉的玉魂。

“苏幕,我听古院落周边的人们说,清河坊那带有一个叫方回春堂的,那座中医馆已有三百余年历史,是杭城最古老的国药馆之一。出身于中医医药世家,精通药理的钱塘籍人士方清怡当年创办了国药号“方回春堂”。据说那里有一些秘术,还可以替动物治疗。”司徒压低了嗓子和苏幕说道。

司徒想,小玉狐这一事,自己和苏幕总是要好好思考的,毕竟太神奇。

“好……事不宜迟,明天就去……”,苏幕同意司徒的决定,点头答应。

此刻,逛完清河坊的舞仙对罂粟说,“罂粟,你不想见司徒么?那天我凑巧碰见她,司徒也很想见你。要不今晚你先随我回永福,明天我们一起去见司徒?”

“真的?仙子,谢谢你。”罂粟的内心被舞仙的帮忙隐隐感动。

清河记载历史,青纱拂悦大地,唤醒了湖边的历史,也唤醒了绿色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