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章:一钱向水水自清,天清地清人自清

翻开古旧扉页,掸去旧土尘灰。

一钱向水水自清,天清地清人自清。

钱清于北宋设镇,建镇历史已有千年。宋代设驿,明时建所城。清时为萧山、绍兴两地海盐专业市,民国期间,街河以北属萧山,南属绍兴。柯桥区钱清镇历史悠久,相传东汉年间,会稽郡太守刘宠因政绩显著而受皇帝褒奖,在奉调离任时,当地父老持钱相赠至西小江边,刘宠执意不收,只示意取一枚投入江中,江水顿时清澈见底。“钱清”始而得名,后百姓感念其德,临江建亭,名一钱亭,又名清水亭。至今还留存乾隆皇帝为此题写的《钱清镇偶题》御碑。

说起一钱太守刘宠,其人字祖荣,东莱牟平人。东汉大臣,汉室宗亲,为西汉齐悼惠王刘肥之孙牟平侯刘渫的后代。年轻时跟随父亲刘丕学习,因通晓经学被举荐为孝廉,出任东平陵县令,有仁惠之政。之后连续担任豫章、会稽太守。在会稽郡时,简除烦苛政令,禁察官吏的非法行为,政绩卓著。后被升职入京,山阴县有五六位须眉皓白的老人,特意从乡下远来给他送行,每人带了百文钱赠送他。他不肯接受,只是从许多钱中挑选一个最大的收下。因此,被后人称为“一钱太守”。

记起越剧《一钱太守》里的那些画面:

从若耶山谷间出来,每人拿着百钱,送给刘宠。

--刘宠安慰他们说:“各位父老何必这样呢?”

--老翁们回答说:“山谷里没有知识的人,没有见过郡守。别的太守在任时,派官吏到民间搜求财物,白天黑夜不断,有时狗叫通宵,百姓不得安宁。自从您到任以来,夜里听不见狗叫声,百姓看不到官吏。我们年老难得逢此太平盛世,现在听说您要离开我们而去,因此我们特意来奉送。”

--刘宠说:“我的政绩哪里像您几位长者所说的那样好呢?你们辛苦了啊!”

因拒绝不了百姓的好意,便取了一文大钱,行至西小江时,将这一枚钱币投进江水,据传,江水瞬间清澈。

刘宠能如此为人正清,离不开其父母的哺育,其母亲每为刘宠梳头一丝不苟一丝不乱,希望其儿为人也能如此,而刘宠的父亲刘丕,博览群书,被人们称为“通儒”。刘宠年轻时随父亲学习,因通晓经学被荐举为孝廉,被光禄署察举为“四行”,后授任东平陵县令,他为政因仁爱惠民而受到吏民的爱戴。后因母亲患病,刘宠弃官回家。百姓送他离去,连道路也被堵塞,车子不能前进,他便穿着便服悄悄地离开。后来,刘宠经四次迁升担任豫章太守,又经三次升迁任会稽太守。其后被征召入朝任将作大匠。后来,刘宠调任宗正、大鸿胪。延熹四年九月,刘宠接替黄琼升任司空。延熹六年十一月,刘宠因为天气中阴气超过了阳气而被免官。不久,授职为将作大匠,再任宗正。建宁元年八月,刘宠接替王畅再任司空。九月,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等人谋诛宦官失败遇害,司徒胡广任太傅、录尚书事,刘宠升任司徒。建宁二年六月,刘宠升任太尉。十一月,因发生日食被免职,刘宠遂回归乡里,后因年老患病在家里去世。

作为一代廉吏典范,刘宠前后连任郡太守,多次任卿相要官,但他清廉朴素,家里没有多少资财。而他的清廉事迹也影响后世,被称为“二十四廉”之一。其简除繁苛,在任东平陵县令时,就已颇受百姓爱戴。他任会稽太守时,当时山里的老百姓朴实拘谨,有的竟然从小到老都没有进过集市城镇。他们往往被官吏欺诈。刘宠除去那些烦琐的规章制度,禁止部属扰民等不法行为,使得郡中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

两袖清风,清白人世,开封记忆问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