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是周日,辛蕊把自己和女儿换下来的衣服洗了洗,半天也就过去了,剩下半天再去超市买点东西,回来做饭吃饭,就又到了晚上,一天就这么混过去了。
“呵呵,这样算来,日子过得也真是快啊,很快女儿就能长大了。一个人养孩子,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嘛。”辛蕊在厨房一边洗碗,一边盘算着。女儿拿着手机跑过来了:“妈妈,你的电话。”
“谢谢宝贝儿。”接过手机一看,原来是母亲打来的:“妈,这么晚了打电话,找我有事吗?”
“哎,小蕊呀。”手机里传来了母亲的哭泣声。
“妈,这是怎么了?家里到底出什么事了?你快告诉我呀。”
母亲缓了一口气,止住了悲声,告诉了辛蕊原因:“你弟弟也离婚了,你弟媳妇一直嫌咱家里穷,嫌你弟弟没有本事,说啥不和你弟弟过了,你弟弟也是个倔脾气,俩人大吵一架就去把婚给离了。我和你爸怎么都劝不住,拦也拦不住,俩人谁都不服软,说离就离了。”
“妈,什么时候离的?我怎么一点都不知道呢?”辛蕊一听弟弟离婚,比当初自己离婚时心里还难过,总感觉是自己拖累了弟弟,如果弟弟能顺利上个大学,哪怕不是重点大学,就算是一般的大学,甚至只是个大专呢?也不至于到现在这种境地,工作,工作没着落;家庭,家庭也破碎了。辛蕊不知道弟弟心里是怎么想的、什么感受,但是辛蕊却心痛的抽气,眼泪无声的滑落,这么多年的坚强,在这一刻,让辛蕊却倍感无力,不知道如何才能帮到弟弟,这个唯一的弟弟,当初为了自己,毅然决然的退学,时至现在,不知道弟弟是否后悔。但辛蕊却后悔当初没有去找回弟弟重返学校,如果时光倒流,辛蕊宁可自己退学,也不愿弟弟高中肄业出去打工,但后悔总是于事无补,面临的问题依然摆在面前。现在弟弟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一技之长,一个可以让弟弟安身立命、自尊自强生存下去的技能。“是时候与弟弟好好聊一聊了,总得为将来做个打算,日子不能这么浑浑噩噩的过下去。”想到这里,辛蕊心里稍微好受了一点,擦了一把眼泪,继续和母亲打电话。
“离了都半年了,你爸和你弟都不让我告诉你,怕你心里难受,再说了,给你说了,除了让你和我们一块难受,也没什么好处不是?他们不让我说,我就没有告诉你。可是现在你弟再找媳妇的话,人家都要求在县城里有房子,女方家一听没有房子,连见面都不见。你弟的情况和咱家的情况,你都清楚,你弟也老大不小了,还离过婚,本来条件就不算好,现在好不容易有人给你弟介绍对象了,双方家长也都见过面了,我和你爸觉得这个姑娘是个实在人,像是一个会过日子的人,小军也觉得不错,我和你爸这才张罗着给小军买房结婚,妈知道这些年你也不容易,手里没啥钱,可是眼前,也就你能帮你弟了,你能不能从你那有钱的朋友和同学那里借点钱给你弟在县城里买个房子,我们手里实在没有多少钱,你就当是帮帮你弟,行吗?这些钱,妈和你爸一定会还给人家的。”听着母亲近乎祈求的语气,辛蕊的眼泪再一次夺眶而出。
稍稍平复了一下情绪,辛蕊对母亲说道:“妈,你放心好了,我一定帮弟弟买房子,你先别哭,给我说一下房子的情况吧,房子你们看好了吗?多大面积?一共需要多少钱?”辛蕊尽可能挑重点的问题来询问。
“房子看好了,是个两居的,要15、6万呢,这些年我和你爸就攒了5、6万,还差10多万呢。”
“妈,钱的事情,你别着急,我来想办法,房子还是买个三居的吧,别太小了,到时候住不开,你和爸迟早是要跟着小军一起住的,干脆就买个大的,省得以后还得换房子,太麻烦了,趁现在买,就一步到位吧。
“算了,就买这个就行了,就让他们住县城,我和你爸就在这老屋住就挺好。借那么多的债,啥时候才能还清呢。”
“妈,钱的事你就别管了,你就告诉爸和小军,让他们买一个三居的。BJ的房子我承担不起,咱家县城里的房子我还是可以承担的,毕竟小军是因为我才退学的。我学了这么多年,如果连一套房子都挣不回来,那岂不是白上了这么多年的学?”辛蕊尽量用轻松的语气来说,好让母亲能坦然的接受自己的建议。
“闺女啊,就两居就行了,你还有丫丫要养呢,为了买房,别把你也给拖累跨了。妈知道你一人带着孩子生活,也不容易。”想起闺女的处境,辛母心里也是酸酸的,虽然女儿有着高学历、高收入(在辛母眼中,辛蕊的收入已经算很高了),但是却没有美满的婚姻家庭,一个人带着孩子,又当爹又当妈的拉扯着孩子长大,个中心酸,女儿虽然不说,但辛母心里也是明镜似的,哪能不知道呢。现在女儿又让买三居的房子,辛母不是不想买,而是怕花钱太多,把女儿拖累了,女儿儿子就好比自己的手心手背,都是自己的肉啊!不能因为这个而拖累另一个啊。辛母也算是一个开明的母亲,并没有农村那些重男轻女的思想,儿子女儿一样的对待。
“妈,你放心吧,我和丫丫都很好,你就别操我和丫丫的心了,赶紧给小军找个好媳妇把婚结了吧。房子大点,咱挑选的余地不就大些吗?”
“可是你挣钱也不容易啊,到现在你和丫丫都还在租房子住呢。”
“妈,BJ的房子不是谁都可以买的起的,租房子的人也多着呢,不像家里,房子便宜,就算买个三居,我也能承担的起,钱的事情,你就放心吧。”
“那我给你爸和小军说一下,把房子换成三居的。”看到女儿如此坚持,辛母想到姐弟俩之间的深厚感情,心中略感欣慰。
“好嘞,你和爸别累着,我这边很好,不要挂念我和丫丫,妈,先这样,我借到钱再给你打电话啊。”得到了母亲的答复,辛蕊挂了电话。
提到弟弟辛军,辛蕊就觉得亏欠弟弟,若不是弟弟主动退学,作为家中长女长姐的辛蕊,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安心顺利的把大学念完,甚至还能顺利读完研究生的。自己的这个研究生学位里面,也包含着弟弟的一份辛苦和功劳的。
大二时,由于父亲胃出血住院,不仅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还欠了亲戚家一笔钱,家里已经没有钱来供辛蕊和辛军读书了。当时正在读高二的辛军知道这个事情后,自己悄悄办理了退学手续,给家里写了一封信,向同学借了路费,直接从学校去广州打工了,辛军在信上一再叮嘱父母,一定要让姐姐把大学读完,自己的学习不如姐姐好,不一定能考上好的大学,既然考不上好的大学,还不如早点出去打工挣钱,好让姐姐顺利读完大学。辛军这一走就是三年,除了给家里写信保平安、寄钱,就是叮嘱父母一定要让姐姐继续读书,好好学习,这三年中辛军一次家都没有回过。正是弟弟的这种自我牺牲,才使得辛蕊能安心顺利读完大学。大学毕业后,由于成绩优异,被保送公费读研。研究生毕业后,先找了一家国企单位,顺利在BJ落户,然后又跳槽一家私企,工资待遇涨了不少。当然辛蕊挣钱以后,除了自己的基本生活费和房租,大部分工资都寄给父母还债用了。尽管辛蕊工作了不少年,但手中依然没有多少积蓄。曾经该承担的家庭责任,辛蕊现在还。
三年后,辛军回到家,再重新上高中考大学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只能想其他出路了。父母本来还想托托关系给辛军找个正当的事情做,结果都被辛军给制止了,他给父母说要依靠自己找工作,凭自己的本事和能力挣钱,不想依靠家里,更不想让亲戚邻居同学看不起,虽然辛军文凭不高,学识不多,但是自立自强自尊的意识却很强,工作的事情坚决不让父母插手,非要自己去解决。看着如此坚决的弟弟,本来还想找同学帮忙的辛蕊只得作罢,弟弟这种情况,除了自尊,也没有什么可以坚持的了,打击了弟弟的自尊,对弟弟并没有什么好处,只好任由弟弟一个人先折腾,需要钱的时候,自己多出些钱就行了。以后再顺便劝说弟弟学门手艺,一门能养活一家人温饱的手艺。学会了手艺,弟弟将来成家,也有个养家糊口的依靠,如果真是需要大钱的时候,自己再出面解决。辛蕊都替辛军的将来做好了规划。
辛军由于没有好的文凭,甚至连高中毕业证都没有,除了身份证能拿出手外,辛军就没有什么可拿得出手的证件了。这种情况可想而知也不会找到什么好的工作,就在当地的工厂里干着临时性的体力活,有一阵没一阵的干着,工作了几年,再加上辛蕊和父母的资助,好不容易攒了十多万块钱,经人介绍,定了一桩婚事,经过简单了解接触,辛军和那姑娘彼此感觉还算可以,也就结了婚。在农村,没有一直谈恋爱的传统,基本上都是男女双方接触以后,感觉还可以,就会快速订婚、结婚,一年之内,相见、相识、订婚、结婚的流程就都走完了。农村好多的夫妻都是婚后才算真正了解了彼此,并越过越好。这种情况不在少数。
本来以为辛军结婚了、成家了,就该省心了。谁知婚后俩人一直磕磕绊绊,就没有顺当过,三天两头吵架,凡事总有例外,辛军夫妻就是那个不可预料的例外,他们并没有像农村大多数的夫妻那样,在婚后越过越好,反而在摔锅摔碗中,勉强凑活过了几年,最终实在是过不下去了,只得以离婚收场。
年近六旬的父母一直想不明白:为啥别人家的孩子都能顺顺当当的过日子,自己家的俩孩子都不顺当,全都走上了离婚的道路,难道是祖坟的风水不好啊?为了这件事,很是让老两口没有面子,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老两口几乎不串门,因为串门也不知道说些啥,别人都在说自己儿女的幸福生活,自己有啥可说的,全都离了婚,不管离婚是因为什么,别人看到的永远都只是结果,至于原因,没有几个人有兴趣了解,再说了,自己也没有必要逢人就解释俩孩子离婚的原因吧。全村的人茶余饭后都议论过他们家这俩孩子,嘴长在别人脸上,谁也不可能堵住别人的嘴不让说话啊。为此,辛母没少流眼泪:上辈子不知道做了啥孽,这辈子摊上这种事情。为了不给自己添堵,老两口没事很少出门,看不见、听不见,还能少些烦恼。
“这次得好好帮一把弟弟了,无论如何得给弟弟买一套大一点的房子,让弟弟能顺利成家,有个好的归宿吧,也了了父母的心事。”辛蕊默默的对自己说,不断的给自己打气,现在对辛蕊来说,弟弟的幸福远比自己的幸福重要。哪怕借钱也得把房子给弟弟买下来。
在辛蕊为数不多的好朋友里面,能借钱的朋友也只有周兰慧了。辛蕊赶紧给周兰慧打电话:“慧慧,你现在说话方便吗?”
“你找我,说话当然方便了。”手机里传来了周兰慧的声音。
“慧慧,我想找你帮个忙,我弟弟现在需要买房子结婚用,我手头没有多少钱,想先从你这里借一些,你手头现在宽裕吗?”
“我记得你弟弟不是已经结婚了吗?怎么现在……”周兰慧有些疑惑的问道。
“哎,别提了,我弟半年前也离婚了,现在有人给我弟弟介绍对象,女方要求在县城有房子,我父母想在县城给我弟弟买套房子娶媳妇用,你也知道,我父母也没啥钱,手头也就5、6万,我现在手头也是只有6万,你看看你手头有多少吧,有多少就先借我多少。”
“哎呀,亲爱的,我手头也就10万,其他的都让我败光了。”周兰慧有些懊恼的说道。
“好,那你先借我10万,多谢了。”
“你还差多少,我再给你借点?。”周兰慧真心的想帮辛蕊,从大学到现在,俩人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可以说是情如姐妹了。
“行了,剩下的不多了,我再想办法解决就行了。谢了,慧慧。”
“跟我客气啥,不知道你要用钱,早知道就不去香港血拼了,还能多借你点。”
“不用自责了,已经感激不尽了。”
“剩下的10多万找谁借去呢?”辛蕊翻遍了手机里所有的联系人,能开口借钱的人还真不多。剩下的钱到哪里去弄呢?辛蕊一遍一遍的想自己都有哪些值钱的东西,忽然想到公积金账户上还躺着不少钱呢,粗略估计一下,应该有10万,反正自己暂时也用不着,可以找人给取出来,只不过会损失一些手续费,现在急着用钱,也不是计较这些小钱的时候了。钱有了着落,辛蕊也松了一口气。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辛蕊是深刻体会到了。
钱凑的也差不多了,辛蕊赶紧给母亲打电话,省的母亲着急:“妈,过几天我给你打过去25万,加上你们手里的5万,一共是30万,应该能买一个三居了吧。”
“小蕊啊,这25万都是你管朋友借的?”听到辛蕊打过来25万“巨款”,辛母心里又惊又喜,惊的是女儿的筹钱能力,转眼间25万巨款就凑齐了,喜的是真能买一个三居的房子,对儿子来说也是个不小的助力,女方会更愿意和儿子结婚,娶媳妇的把握就会更大一些。
“妈,不是,就借了慧慧10万,剩下的15万都是我自己的钱。慧慧你是知道的,我们俩关系很好,这些钱我慢慢还就可以了,你和爸就不用担心了啊。”
“你一下子哪来这么多钱啊?”
“妈,这几年我手里存了6万,另外10万是我交的住房公积金,参加工作这么多年,攒了10多万,我没有买房子,就给弟弟买房子吧。”
“哎,只是苦了你了。”
“妈,没啥苦不苦的,我这边工作稳定,挣的也不少,很快就可以还清了。你就别担心了啊。”
“小蕊,你在外面遇到啥难事了记得给妈说,别一个人扛着啊。BJ待不下去了,你就回来,家里至少有你吃饭睡觉的地儿啊。”
“妈,我知道,放心吧,我和丫丫现在真的很好,你也在这里待了两年,不都看到了吗?我这里吃住都很好的,我工作也比较稳定,每个月都会有固定的收入,你们就放心吧,赶紧把小军的婚事给办了吧,小军能稳定下来,我们家就算安稳了。”
“只要房子的事情能定下来,这次婚事应该能成,女方家的这个要求我和你爸都能理解,当父母的都是为了自己的儿女好。”
“房子的事情问题不大,只要你们对女方都满意,那就赶紧把婚结了,让他们踏踏实实的过日子吧。”
“好,你有事给妈说啊,不要一个人扛着,那就先这样吧。”说完,辛母挂了电话。
周一上班,辛蕊在网上找了一家代取公积金的公司,把自己的公积金给取了出来,凑够了25万给母亲打了过去。辛蕊的心情好了一些,从小辛蕊和辛军姐弟感情就很深,姐姐爱护弟弟,弟弟也敬重姐姐,辛蕊之前上大学时,弟弟辛军辍学打工,总是把省吃俭用的钱给辛蕊打过去,希望姐姐在学校能吃的好点,穿的好点,这让辛蕊心里很是感动,辛军稚嫩的双肩过早的就承担起了家庭的责任。这份沉甸甸的情谊,让辛蕊不知道该如何报答。现在弟弟需要用钱了,辛蕊能帮上忙了,自然是不遗余力的帮忙,以弥补这些年来对弟弟的亏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