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种下一颗种子

既然自己的测试结果已经出来了,修仙的根骨仍然是不符合入选宗门的标准,刘政就无谓继续逗留在那里,前世考完试就没有与他人对答案的习惯,这次测验完便打算直接走人。

出了仪殿大门,刘政跟刘文远远打了一声招呼,刚准备叫上在远处等待着的红袖跟添香,身后便传来一声呼唤:

“王叔,王叔,请留步!”

刘政回头一看,却是侄子刘平。不是大哥刘文的儿子,而是同父异母的大哥刘瑞的儿子。

在刘政看来,庶长子刘瑞虽取名为瑞,一言一行处处模仿汉王刘武,但却只学到刘武的暴,性暴虐嗜杀。

“见过王叔。”

刘平见刘政止步,连忙上前恭敬行礼道。

“根骨测试的如何?”

看着刘平摇了摇头,脸上苦涩的笑容,刘政直接也换了个话题:

“这次回来测试完,要留在王城吗?”

“回王叔,还是要回去父亲身边伺候着。”刘瑞好武,被汉王刘武派去驻扎在北境的北军中。

看着刘平恭恭敬敬的回答,刘政也不经心里感叹,当初就是看不惯刘瑞动辄打孩子,便出手物理相劝了几回,没想到这孩子就记在心里,有机会就亲近他。只是摊上这么一个父亲,性子便有些唯唯诺诺。

“明日我便启程前往苍梧郡,以后自己多注意一点,照顾好自己,被打的时候该跑记得跑。”

刘平一脸傻笑地应和着,叔侄二人寒暄了一阵,便各自别离。

明天便是启行前往苍梧郡的日子,这一去山迢水远,下一次回来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时候了。短短的时间里,女儿跟小儿子相继离王后吕瑶而去,刘政便前往长秋宫,尽可能的抽多一点时间陪一下她,以尽孝心。

到晚上的时候,核心的外戚勋贵集团子弟,都完成了根骨的测验,汉王刘武大宴,刘文作为当朝太子,以及这一次根骨测验事宜的负责人,自然是留在那边,忙完了这一晚,他还要继续跟仙使交割上贡资源的事情。

刘政窝在长秋宫陪着母后吕瑶打了一个下午的麻将,说了一晚上的体己话,最后跪下行大礼磕了头,在吕瑶万般不舍的眼神中,回了自己的宫殿。

明日吕瑶不来送行,怕再流泪伤身过度。

***************

夜,静谧如水。

传国玉玺内,天上暗幕中,一个金色的四档算盘,稳稳的具现出来,算珠无手自动,上下翻飞做着繁杂的运算,令人目不暇接。

随着算珠拨动的越来越快,运算的数据越来越庞大复杂,整个算盘渐渐地出现细微的抖动,算盘边缘的细节处开始微微的模糊,然后溃散,当运算达到顶峰时,整副算盘便保持不住崩溃开来。

刘政缓缓睁开眼睛,《珠心诀》又走完了一个小周天,感受着那饱满略有膨胀感的神识,心知现在正是状态最佳的时候。

该种下那颗种子了。

这些天来,刘政反复研究节气诀,通篇百来字的口诀,早已经翻来覆去能倒背如流,符文种子的构建,也已经观想演练过好几遍,一切已经准备就绪。

用自己的神识构建一个特殊的符文,包裹住一抹灵气糅合在一起,观想显化出一颗种子,种在自己的丹田位置,用神识跟灵气,不断浇灌着这颗种子,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落叶归根。

刘政缓缓的闭上眼,再一次的默念法诀,心神渐渐的凝聚起来,放开五感,感受着天地间的灵气,调动神识,开始引动灵气入体,然后构建符文去包裹入体的那一抹灵气。

神识既要牵引维持着那一抹灵气,又要源源不断的构建符文,一点一点的包裹住。

随着神识的消耗,一个完全由符文构建,内里包含着一抹灵气的的金色种子,慢慢的观想具现出来,当第九千九百九十九个符文构建出来时,整颗金色种子上的符文冥冥中按着某种玄奥的轨迹运转起来,一股生命的气息自种子内部散发出来。

刘政屏气凝神,小心翼翼的接引着这个种子,往丹田处牵引而去,当这个种子接触到丹田时,丹田内部深处忽然出现一股吸力,一瞬间就将种子吸了进去,如龙归大海,落叶归根。

春种秋收,天道之体现。

***************

翌日清晨。

刘政站在宫殿的门口,感受着普照大地的灿烂阳光,晨风习习,今天是个适合出行的好日子。

刘政转过身,对着静静站在旁边的大哥刘文说道:

“大哥,不用出门送了,就在这里道别吧,兄弟之间别搞得那么伤感啊。父王跟母后,就需要你多费心留意。尤其是母后,希望你能多抽点时间陪陪她,多注意一下她的身体。”

刘文抬起手,衣诀抖动,佩玉鸣环,本欲拍一下刘政的肩膀,突然间才发现自己这个弟弟个头已经高过自己,常年打熬的躯体健硕充满线条感,眉目间透露着坚毅,本欲拍打的手掌变成搭在刘政的肩膀上,用力的捏紧那肩胛:

“阿弟你放心,每天我都会抽出时间陪母后的,把你跟阿妹那一份都一起陪。这一去漫漫千里路,路上自己多加小心,记得定期托信回来。”

感受着肩膀上手掌传递来的力量,刘政抬手握住刘文那手肘:

“我会记在心里的,莫多牵挂。另外……,”

刘政有些迟疑,但心念一动,仍旧把心里想说的话说了出来:

“那些食客奔你而来,大哥你要仔细筛选一下,可以多听他们的意见,但最后的主意一定要你自己抓,千万不能被他们牵着鼻子走。切记切记!”

刘文闻言,自信一笑:“我可是汉国太子!他们岂敢欺骗我。阿弟,你就放心吧,我会留心的”。

刘政也不再多说了,看了一下已经收拾妥当的红袖跟添香,正欲跟刘文做最后的道别,院子外进来一位红衣太监,却是平日里霸宫处当差的。

刘政跟刘文上前一步,正欲开口询问,又见在红衣太监身后,跟着一位身着古绿衣袍的老者,面白须净,眉毛连同头发皆是雪白,一双温和睿智的眼睛,眼旁那鱼尾纹上沉淀的是岁月时光。

刘文跟刘政一见这老者,皆是一震,连忙上前绕过红衣太监,直接向该老者行礼道:“见过千岁。”

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但每次刘政开口,向老者行礼的时候,都还是感觉到一丝的别扭。在这个时空的当下,各个诸侯王都还没有称帝,万岁还不是属于皇帝的专有称呼,自然更加就没有前世众人皆知的“千岁”以及“九千岁”了。而这个老者,名字就叫千岁,姓八,全名八千岁,喜欢小辈们直接叫他千岁。

也不知从何时起,老者就已经待在宫里面,成为金匮石室的看管员,也就是图书管理员,刘政第一次去金匮石室查阅资料的时候,老者就是这一副尊容,这么多年过去了,单从面容上,依然是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在刘振心里,八千岁是划入扫地僧那一级别的。

“嗯,汉王有命,让老朽跟着你去苍梧郡。”千岁的语调一如既往的不急不缓。

红衣太监笑眯眯的点点头,表示确实是这么一个事情,然后放下千岁的远行包袱,行礼后自行退下,回宫复命。

刘政虽然一头子雾水,但也按耐住内心的疑问,示意红袖接过包袱,让添香带着千岁前去安排车马。刘政一时半会也想不明白他老子刘武这样安排的用意,但平白得了一个“移动图书馆”,而且还可能是一个扫地僧,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殿门外,刘政给了刘文一个熊抱,用力的拥抱之后,兄弟二人也不再二话,就此作别。

刘政直行出宫,穿过王城,出得城门,回头看了这一眼自己生活了十几年的都城,迎着朝阳,向着南方出发,内心大喊道:

“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