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逐一击破

韩遂担心金城有失,又不甘心放弃唾手可得的关中,留下韩正指挥西凉联军,自己率领三万大军返回金城对抗马腾。

西凉军还有六七万之数,远强于长安守军,只是韩正资历尚浅,关中八将嘴服心不服,各有各的打算,再也没有韩遂在时那般卖力。

高干的并州军驻守在虎牢关以防曹军,虽然许昌刚刚经历了混乱,够曹操整顿的,就怕曹操不按常理出牌,突袭洛阳。

袁熙亲率五万大军前往关中,既然韩遂这么不老实,是该修理一番了。当袁军抵达潼关之际,曹仁已经偷偷撤回宛城。

当曹丕逃亡宛城,立刻派人通知曹仁许昌陷落的消息,曹仁不敢停留,留下部将牛金守武关,自己领兵返回宛城,准备夺回许昌。

袁军进入潼关,袁熙询问杨阜关中战况,杨阜如实道:“二日前,赵昂曾派人来求助,长安情形不太乐观,子龙将军已经领兵前去支援。”

沮授献计道:“西凉军勇猛,实力不弱于我军,不可力战。不过西凉军之间矛盾重重,只要关中诸将互相猜忌,我军便可以逐一击破。”

袁熙大喜道:“军师之言正合我意,文和说过,除韩遂外,侯选、成宜、杨秋实力最强,程银、梁兴、马玩次之,李堪、张横最弱,那我们就先拿李堪、张横下手。”

........

由于韩遂的离去,西凉军对长安的攻打力度也减弱不少,袁军秘密抵达长安,关中诸将还没有发觉异常。李堪、张横两人实力最弱,不过却被韩遂安排在最显眼的地方。

两人不敢当众有怨言,心里多少不服气,李堪秘密道:“张兄,盟主撤了,虽然代盟主尚在军中,不过要拿下长安非常困难,我们还是要早做打算。”

张横点点头,一吐心中不快:“李兄说的对,冲在最前面的是我们,就算攻下了长安,分到战利品最少的也是我们。韩正一个毛大的孩子,凭什么号令我们?”

李堪满脸络腮胡,并不笨,提议道:“听闻大将军袁熙出道以来未曾败绩,恐怕曹操也未必是其对手。我们还是先保存下实力,将来就算归降朝廷也有谈判的资格。”

两人正聊得起劲,却没有注意到偷偷接近的袁军。赵云奉袁熙之命,借着天黑偷袭西凉军中实力最弱的李堪和张横,当袁军杀入的时候,李堪和张横两人慌忙撤退,向韩正的中军求救。

赵云夺得西凉军辎重无数,重创李堪和张横,没有继续追击,任由李堪和张横离去。李堪和张横两人郁闷不已,自己想要保存实力,可惜袁熙不给自己机会。

韩正得知李堪和张横兵败,与成公英商议对策。成公英是韩遂最信任的谋士,对韩遂也是忠心耿耿,建议韩正道:“李堪和张横实力最弱,却被分配在了最危险的前线,如今大败当好好安抚,不然两人离去,会影响到西凉军的团结。”

李堪和张横虽然大败,清点人数,损失了千余人,尚有八九千兵马,不过军资辎重被袁军夺去,韩正从自己的军中拿出部分粮草接济二将。

程银、梁兴、马玩三将的营地变成了最前沿阵地,三人不敢怠慢,加强了巡视。不过三人也不甘心成为炮灰,程银担忧道:“长安守军敢出兵偷袭我军,说明援军已到,靠韩正领军拿下长安就是一个笑话。”

马玩早有退兵之意,见程银也有退兵的想法,附议道:“程将军英明,攻打长安完全是韩遂的主意,我们及时退兵的话,将来也有个解释的理由。”

梁兴提醒道:“以河北的实力,单凭西凉自然不是对手,不过别忘了,还有中原曹操支持着韩遂呢?大将军若只是想击退韩遂,而没有想过平定西凉,我们不辞而别,韩遂定会报复。”

程银暗想,难道袁熙就不会联合马腾对付韩遂,如此一来,韩遂定然覆灭,为了以防万一,商议道:“我们不如先劝韩正退兵,若韩正执意要进攻长安,我们就以保存实力为主。”

......

赵云得胜归来见袁熙,袁熙大赏赵云,对众将道:“李堪和张横被偷袭,西凉军有了防备,特别是程银、梁兴、马玩三将,以为我军下一个目标是他们。”

高览虽然有伤在身,不过袁熙话音未落,便主动上前请缨道:“末将这几日受够了西凉军,还请大将军让末将前去攻打西凉军。”

袁熙安慰道:“高将军报仇心切,我可以理解,只是高将军有伤在身,还是修养为主,这里的战事留给熙便可以了,将来还有很多机会立功,不必急于一时。”

由于张绣阵亡,能独当一面的大将也只有赵云和高顺了,高顺为了让高览安心休息,难得主动申请领兵出战。高顺的武力和统帅在河北都是顶尖的,虽然为人低调,不过被大伙信任。

有高顺领兵前去,众将自然不敢争抢,赵昂出列道:“末将虽然能力低微,不过姜囧与我情同手足,他死于西凉军之手,此仇不可不报,还请大将军允许与高将军一同前往。”

有了赵昂的带头,姜叙、梁宽、尹奉都纷纷愿意同去,袁熙答应道:“众位将军请起,姜囧大人为国捐躯,是我大汉烈士,决不会白死,你们四人便陪同高将军一同前去,不过不可恋战,报仇不急于一时。”

.......

侯选、成宜、杨秋实力最强,与韩遂关系也最好,正在中军大帐与韩正商议军事。侯选对韩正道:“少将军,救济李堪和张横自然是应当,不过我们的西凉军驻扎之地盟主早就安排好的,如果临时变换了大营,其他将军难免有意见。”

没有李堪和张横为前阵,程银、梁兴和杨秋自然有意见,更不会拿出军粮救济他们。侯选的担忧不无道理,不过韩正也是没有更好的办法,无奈道:“若是李堪和张横继续驻守前阵,两人可能铤而走险,投靠了袁熙。”

成宜献计道:“两人投靠袁熙倒不会,就怕两人保存实力,偷偷撤走。我们没有防备,就给了袁军偷袭的机会。既然没有人愿意为前部,我们何不找南匈奴帮忙,南匈奴单于呼厨泉与袁熙有夺妻之恨,只要派人说以厉害,南匈奴定然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