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谁为寇首

曹操爱关羽之才,不忍追杀,郭嘉道:“主公,刘备不死,关羽不会投降,如今我军已经攻取宛城,刘备只剩新野一地,何不趁胜追击,先除刘备?”

郭嘉始终将刘备当成是曹操的威胁,不过刘备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荆州联军虽然战败,不过还有五万军队,背后又有襄阳支援。

刘晔道:“主公,刘备狡诈,我军能攻占新野,不过未必能抓住刘备。刘备有刘表支持,待我军退去,必定会卷土重来。我军最大的威胁来自河北,我军在南阳拖久了,袁熙会再次南下中原。”

曹操觉得刘晔之言有理,剿灭刘备固然重要,不过刘备只剩下新野小城,不足为惧,询问荀攸,可有河北消息。

自从荀彧离去之后,收集北方情报的任务就落在荀攸的身上,荀攸道:“洛阳方面目前没有消息,汝南方面赵云和甘宁联手,击败了李通,不过夏侯将军没有要求支援。徐州,藏霸对战张燕,不过张燕的黑山军十分难缠,不与泰山贼寇交战,翻山越岭,东躲西藏,徐州百姓和世家大族深受其害,纷纷逃离了徐州。濮阳一带,自从曹仁将军领兵前去搜捕张绣,擒住了不少燕赵游侠,张绣已经退回黄河北岸。”

虽然汝南赵云和徐州张燕只是藓皮小疾,不过还是对中原的安稳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曹操决定先回许昌,解决汝南和徐州的贼寇。

且说赵云和甘宁击败了李通,两人合兵一处,相谈甚欢。赵云见甘宁在黄祖手下不如意,并推荐他来河北,称大将军袁熙是当世明主。

甘宁原本想要投靠江东,不过赵云与自己一见如故,胆识谋略过人,那大将军袁熙肯定不是一般人,答应道:“子龙大哥相邀,实乃甘宁之福,甘宁愿意前往河北,为大将军效力。”

河北夺取关中三辅,袁熙便派人联系赵云、张燕、张绣三人,随时准备返回河北。三人虽然没有吸引曹操亲自前来,不过也派了亲信大将夏侯惇和曹仁前来,成功扰乱了中原。

正当赵云和甘宁计划返回河北时,有消息传来,汝南粮草被锦帆贼所劫,粮草不足,正从许昌运粮而来。甘宁大喜道:“曹操真是大方,我们要回河北了,还不忘送粮。”

甘宁上次劫得粮草是运气好,曹操最善于劫人粮草,自然会加倍小心,保护好粮草,怎么可能轻易被探得消息?必定有诈!

赵云想起以前袁熙也用粮草诱惑李大目,阻止甘宁道:“兴霸且慢,这粮草很是可疑,我们即将返回河北,也带不走那么多粮草。”

甘宁暗道可惜,不过也认可赵云的提议,两人商议后,寿春一带,没有多少曹军,决定赵云走陆路,甘宁走水路,在淮北汇合,然后北上徐州,和张燕一起回青州。

张燕率领着数千黑山军此时正在云龙山上和藏霸率领的泰山军玩游击,藏霸率领的泰山军号称徐州一霸,却拿张燕的黑山军毫无办法。

两军都善于山林作战,云龙山四通八达,黑山军人少,泰山军一来,便躲进云龙山。待泰山军退去,黑山军便下来活动,张燕纵横太行山多年,手下都是黑山精锐,来去自如。

藏霸的泰山军也没有想要与黑山军拼命,只是碍于曹操的命令,就奉命驻扎在云龙山下,不能任由黑山军胡来,十分默契地配合着,敌进我进,敌退我也退。

当然,泰山军中也有反对这种守株待兔的作战方式,此人便是昌郗。昌郗自从上次败在北海,就十分不爽,时刻想着去北海找回场子。

昌郗道:“既然张燕可以来我徐州劫掠,为何我军便不能效仿张燕,攻入青州,占山为王?”

尹礼和昌郗相近,也支持道:“昌郗大哥所言有理,曹操不过封了我们几个偏将,又没有什么实在好处,不如去劫掠青州来得痛快。”

吴敦最讲义气,不想起内讧,虽然心里也是想要去青州劫掠,不过还是看看藏霸和孙观,想要听听他们的理由。藏霸道:“我们和黑山军不同,他们有河北支持,徐州呆不下去就可以逃回河北。我们只有一个泰山,一旦率领大军进入青州,一定会遭到河北大军的包围。曹司空自顾不暇,哪有兵力支援我们,一旦我们丢了泰山,便无处容身了。”

孙观也是道:“宣高大哥所言极是,我们能在中原和河北势力中间生存这么多年,靠的就是随机应变,不要把两边都得罪,才有回旋的余地。”

云龙山上,张燕也收到了关中之战已经结束,随时可以返回青州,不过张燕担心自己撤走,赵云一个人在中原,孤立无援,会遭到曹军的重点围剿,便派了手下去联系撤退。

赵云的情报终于来了,听闻赵云已经到达淮北一带,便准备下山再会一会藏霸,好吸引藏霸的注意力,方便赵云行事。

张燕召集黑山兄弟,大声道:“兄弟们,虽然我们答应过大将军不再为寇,不过小小泰山贼寇将我们围困,不将我们放在眼里,传出去岂不坏了我黑山名声,你们说,怎么办?”

李大目、郭大贤、青龙、黄牛角等黑山头目自然不肯,泰山贼寇算什么东西,纵横太行山的时候,他们还在吃奶呢!黑山军纷纷请求出战。

张燕道:“兄弟们,抄家伙,准备跟泰山军干一场,看看谁才是天下第一。”

黑山军在张燕的鼓舞下,纷纷拿起自己的砍刀,向山下的泰山军奔来。藏霸见黑山军主动下山求战,顿觉诧异,不过并不担心,张燕只有两千人,自己有八千,随便什么计策都别想赢了自己。

藏霸打趣道:“张燕,你终于肯出来了,想来是没有粮草了吧?袁熙远在洛阳,可救不了你,还是乖乖投降,我可以在司空面前替你求情。”

张燕笑道:“藏霸,你别自作聪明了,你也算一条好汉,若是想要投靠大将军,我定会替你引见,相比受曹操猜忌强得多。”

正是曹操对泰山军的不信任,才造成了藏霸等人出工不出力,不过藏霸也不会轻易被张燕说服,拒绝了张燕的提议:“道不同不相为盟。张燕,你可敢与我一战?”

张燕也正好想要见识一下泰山贼寇首领藏霸的实力,挺枪来战藏霸。藏霸身为泰山贼寇,武力也是不弱,两人战斗在一起,贼寇之中,多仰慕强者,小喽喽都在为自己的首领呐喊助威。

两人战斗百余回合,不分胜负,便暂且休息,双方都很讲江湖道义,都没有趁机发起进攻。藏霸知道自己的实力和张燕在伯仲之间,自己兄弟孙观武力不下于自己,对张燕道:“张燕,你我难分胜负,不如派手下兄弟来比试个高低。”

张燕猜想赵云将近,便拖延时间道:“这提议不错,张燕听闻过泰山四寇的大名,我刚好也有四个兄弟,与你们较量一番。”

第一场,泰山贼寇派出孙观,黑山军派出李大目。孙观的武力不弱于藏霸,李大目显然不是孙观的对手,三十回合不到,便招架不住。孙观还是挺讲究江湖道义的,也没有追杀李大目。

张燕没想到孙观武艺这么高强,除了自己也没有人能与之对战了,不过泰山贼寇也是要面子之人,不可能派孙观再上场,不相信泰山贼寇每个武艺都这么高。

第二场比试,泰山贼寇派出吴敦,黑山军派出郭大贤。两人交战十几回合,不分胜负,张燕也放下心来,不然自己真的要丢人了。

这场比试两人实力相当,原本张燕还想拖延下时间,不过藏霸知道吴敦实力有限,恐怕不是郭大贤的对手,百回合之后,叫停了比试。

张燕质问道:“藏霸,你这是什么意思,还未分出胜负,为何鸣金收兵?”

藏霸答道:“张统领,我们只是为了争个输赢,又不是生死搏斗,非得你死我活。他们两人已经交手一百多回合,不分胜负,这应该算平局。”

赵云和张燕曾在幽州合作多年,十分默契。赵云与甘宁在淮北汇合之后,并没有大张旗鼓地直接奔袭徐州,而是从水路沿着泗水慢慢接近云龙山。

张燕学习袁熙,利用泰山贼寇争强好胜的性格,与之比试,拖延时间,赵云也毫无声息地接近泰山军,准备和张燕一起进攻泰山贼寇。

见赵云大军已经赶来,也不想计较藏霸的小心思,大方道:“藏头领,你觉得平局就平局吧,反正接下来你输定了,你且看身后。”

藏霸大怒,骂道:“张燕,你身为黑山首领,居然使诈,就算赢了,你们黑山军也是胜之不武。”

张燕笑道:“正所谓兵不厌诈,而且我们已经是光荣的幽州军,而不再是黑山贼寇。不过,为了让你输得心服口服,后面两场比试我也接下了,我下一个要派出场的是我的好兄弟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