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付出,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每一个人都从青春年少走过,在不谙世事的年纪里过着纯粹的生活,享受着单纯的快乐,从来不去想更多的人生苦恼。然而,随着生命的流逝,年华渐长,人生之中的苦恼也接踵而至,曾经不以为然的那些事情,如今沉重地横亘在我们的心上。我们用肩膀挑起生活的重担。尤其是人到中年的时候,不但上有老,下有小,而且生存的压力陡然增加,因而会显得更加被动和艰难。要想使自己日后生活得更好,我们就要趁着年轻的时候远离安逸,更多地付出,这样才能得到最充实而精彩的人生。

面对生活的艰难,我们往往会觉得身心交瘁。实际上。力气是永远用不完的,当我们觉得太累了,不如好好地睡一觉,或者在阳光下休息片刻,感受阳光的温暖,也许马上就会变得元气满满。盲目地追求成功,似乎有一些太过急功近利了。人生之中,每个人对成功都有不同的定义,大多数人想要的成功就是得到自己梦寐以求的生活,或者是给家人更好的生活,或者是让自己事业有成,也或者是让自己实现财务自由、身心自由。总而言之,我们如今的点点滴滴的辛苦。都是获得成功必不可少的积累。

这么想来,你还会在辛苦付出的时候感到生命的绝望吗?也许你只会感受到生命的希望和律动。很久以前,有两个泥瓦匠一起在工地上干活。记者问其中一个泥瓦匠:“师傅,你在干什么呢?”泥瓦匠回答:“我正在砌墙。”记者问问另外一个泥瓦匠:“师傅,你在干什么呢?”泥瓦匠笑着说:“我正在建造这个城市。”可想而知,这两个泥瓦匠对于工作的理解和对人生的希冀是完全不一样的。正因为如此,若干年后,他们在人生中的状态也必将截然不同。

每一个人在人生之中都会遭遇很多的苦难和挫折,我们当然要牢记这些苦难,从而让自己更加珍惜美好的生活,但是我们也不能时时生活在苦难之中,从而迷失自己。在苦难到来的时候,我们要勇敢面对;在苦难过去的时候,我们也要学会遗忘。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把苦难对人生的伤害减少,我们也才能更加透过苦难的现象领悟生命的本质。很多时候,对于自己拥有的东西,人们并不知道珍惜,而一旦真正失去,人们才追悔莫及。例如大多数健康的人并不觉得健康有什么可贵,直到有一天生命因为疾病而奄奄一息,他们才意识到,哪怕再多的金银财宝也无法换回健康的身体。还有的人在有很多朋友的时候并不觉得朋友是人生的陪伴,而等到自己孤身一人、孤苦无依的时候,才意识到朋友是最好的同行者。

王羲之从小出生在一个书法世家,因而他立志成为一名书法家。他刚刚开始写字的时候,他的老师卫夫人就认定他没有书法天赋,并不适合学习书法。那么王羲之后来是如何成为书法家的呢?这其实是因为他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

从很小的时候,王羲之就开始坚持练字。他每天都在练字,甚至把家旁边的一个池塘里的水都染成黑色的了。这也就是如今人们常说的“墨池”。正是因为相信勤能补拙,王羲之才最终从不适合练习书法的人,成为书法名家。他的《兰亭集序》更是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和王羲之一样的,还有京剧大师梅兰芳。众所周知,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艺术大师,实际上梅兰芳小时候是个近视眼,所以眼神呆滞,被老师指责为不适合从事京剧表演。为了练习自己的眼力,梅兰芳专门养了一群鸽子。每天清晨,他都早早起床,把鸽子放飞,然后用眼神盯着鸽子。渐渐地,他的眼神越来越敏锐,也能够表达很多细微的感情。如果没有曾经的勤奋和执着,梅兰芳就不可能有日后的成就。

毋庸置疑,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有酸甜苦辣。有的人天生就拥有各方面得天独厚的条件,有的人则天生什么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并不能因为自己起点低就放弃努力,而是要更加坚定才能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记住,你每一天的辛苦,都让你距离成功更进一步,想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热血沸腾呢?

也许我们努力付出未必能够获得成功,但是当我们放弃努力,就一定会彻底与成功绝缘,距离成功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