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奇怪的戏班子

时间过得飞快。

转眼李三到赵二哥家做活快一年了。这期间,每逢月底发工钱的时候,赵二哥给他发工钱他都不要,也不说理由,始终就一句话:“东家,先给我留着,等我啥时候用钱再跟你老要。”

尽管李三处处谨小慎微,平时除了赵二哥,他也是极少跟别人说话聊天。可他越是这样越招来身边人的猜测,甚至腻想。于是,暗地里关于赵家伙计毛新亮的传闻越传越多,越传越离谱儿。有的说毛新亮是皇宫中的大内高手,因为手排挤才流落江湖的;有的说毛新亮是关内一个武林帮派的小头头,因为杀了帮主,被帮里人追杀才逃到关外避难的;更有离奇的说毛新亮是皇上的御前侍卫,因为长得帅气被皇上的一个宠妃看上了,皇上知道了要杀他,他不得已才逃出京城流落到这穷乡僻壤……

总之,在众人眼里毛新亮是个谜,谁也猜不透。

可是,李三听到这些传闻以后,心里边却打起了小鼓儿,虽然表面上不动声色,但心里已经做好了随时逃离此地的打算。

真是怕啥来啥。

这年腊月底,快过年的时候村里不知从哪儿来了个小剧团,几个大老爷们儿唱评剧,翻过来掉过去就唱一出戏《李三大闹骡马市》。

山里人没见过啥热闹,虽然这几个人狗熊耍扁担——就会这一手活儿,可四邻八村的人还是看得劲儿劲儿的,不等天黑,人们就从四面八方就扶老携幼到四道沟村头大场上占地方,一边跺着脚儿取暖扯闲篇儿等着看戏。

那天,赵二哥吃了晚饭就开始攒对李三:“哎,我说毛新亮啊,你别跟个大小姐似的老在家儿偎着,也出去看看评戏,李三大闹骡马市,挺热闹的。尤其是戏中主角李三,唱念做打样样在行,那小跟斗翻起来一溜一溜的,看得人眼花缭乱的。”

此时,李三正坐在铺上拿玉米皮儿编蒲堆儿,听赵二哥这么一说,连头都不抬,幽幽地说:“东家呀,你老要是爱看戏,还是自个儿去看吧,我长这么大就烦看戏,几个人往戏台子上一站,哼哼唧唧的唱牙疼咒儿,尤其是那大老爷们儿扮女角儿,脸上涂脂抹粉儿,掐着半拉嗓子被人踩着脖子似的,听着就难受,也看不懂,倒累的慌。”

“你呀你呀,简直是老顽固头。”

赵二哥无奈,摇摇头只好自己去了。

第二天晚上,赵二哥又来找他,进了屋就眉飞色舞地说:“毛新亮,那戏唱得可好咧,还是武戏呢,根本就不像你说得那样还哼哼唧唧唱牙疼咒儿,人家唱的老有意思咧,快去看看吧。”

说着话儿,不管李三愿意不愿意就过来拉他。李三见状无奈地笑了笑,看着赵二哥轻轻叹了口气,喃喃地说:“东家呀,恐怕我这一去人家就不唱咧。”

赵二哥不信,摇摇头问:“为啥呀?人家又不是冲着你来的。”

李三又笑了笑,说:“东家呀,你老不相信是吧?要不咱哥俩就打个赌。”

赵二哥先是一愣,接着饶有兴致地问:“赌啥呀?”

李三低头沉吟一会儿,抬起头看着赵二哥说:“赌啥?要不这样吧,如果我去了他们不收摊子,我就接着在你老这儿帮工,要是我去了他们立马收摊子,你老就赶紧给我开工钱让我走人。”

“这个……”

赵二哥被他这么一说,打了个沉儿,心里边不禁升起一个疑团:毛新亮今儿个这是咋地啦?难道他跟这戏班子有瓜葛?可越是这么想,他越是要拽着李三出去,他倒要看看这个毛新亮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心念至此,赵二哥先伸出去一只手,李三见了只好一掌拍下去,俩人算是击掌打赌。

击完掌,俩人一前一后走出家门,到了戏台子前,开场锣还没敲响,演员们已经开始到台上走步儿热身了。李三在台下走了一遭,找人多的地方一站。此时,台上那个正练习走台步儿的演员看了他一眼,立刻就退下台去。接着,又一个人上了台,往台下看了足足有半袋烟的功夫才返身下台。不一会儿,就有那报幕的小丫头跑上台,先冲着台下鞠个躬,然后脆生生说道:“各位看官,叔叔大爷婶子大娘,大哥大姐弟弟妹妹们,对不起诸位了,今天我们的主角家里有急事儿回不来,不能演出了,不好意思了哈,让各位白等了,实在对不起,对不起。”

小丫头说完,又鞠了个躬,蹦跳着跑下台。接着,戏班子就开始收拾东西,看戏的等了半天没看着,骂骂咧咧往回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