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脱离险境

都这个时候了,李三不明白赵三多为啥还能这么镇定自若,难道他已经留下撤身步,随时都可以全身而退?或者他本来就固执己见,不见棺材不落泪,不撞南墙不回头?

带着这一连串儿的问号,出了院子,李三悄声问谢干爹:“干爹呀,这个赵头领挺傲慢的哈。”

“是啊,人家毕竟是大当家的,心里自有一定之规。”

“哼,恐怕吃亏就吃在这上面咧。”

“嗨,别说啦,反正咱提醒他了,爱接受不接受。”

谢干爹随后叹口气,自顾低头走路,一直回到住处,谢干爹也再没说一句话。李三看着心事重重回了自己屋的谢干爹,摇了摇头。毕竟从小就跟谢干爹在一块儿生活了十来年,他太清楚谢干爹的心思了,总想着往上捯饬,让所有人都看重自己,好出人头地,嗨,有用么?这么想着,李三的心情也是越发地郁闷,于是低着头回到梁英他们三个住的屋里。

此时,梁英和郭连发不知道他这半天到哪儿去了,正着急呢。见他黑着脸回来了,赶忙问:“咋的啦?有事儿啊?”

“嗨,别提了。”

李三压低声音,把在厕所听到的两个清军说的话,以及跟着谢干爹找赵三多的事儿都跟他们哥俩学说一遍。梁英听了,沉吟一会儿低声说:“看来这官军和义和团真不是一条道儿上跑得车呢,既然这官府都跟洋人投降讲和咧,咱尽早别再趟这浑水儿,明天一早赶紧走人,免得他们打起来把咱搅合进去。”

郭连发皱了皱眉头小声说:“要不咱再找四哥商量商量,毕竟是他把咱们带到这儿来的。”

“我看……”

李三刚要说什么,忽听房顶上‘刷拉’一响,立刻冲出去,环顾左右,又往房顶上看了看,听了听,竟无半点动静。心说,这人身手也太快了。狐疑着进屋,随手别上房门。

这时,梁英和郭连发正凑在灯底下看着什么东西,见李三进来了,梁英说:“适才你出门时有人扔进来一把小飞刀,刀上扎着一个纸条,你看看就是这个。”

李三接过来一看,只见纸条上寥寥草草写着:此处不宜久留,赶紧撤。

三人拿着纸条和那把小飞刀,又琢磨开了:咱们刚来这么几天,是谁这么关心咱,给咱们提醒呢?是老四么?看着不像。如果是他的话肯定会当面告诉咱们,而且老四也不善使用飞刀。那又会是谁呢?

看着那哥儿俩还在那儿瞎琢磨,性急的郭连发早就耐不住了,急猴猴地说:“二哥,三哥,快别想那么多了,总之肯定是朋友,咱们呐还是好好想想如何脱身吧。”

“老五言之有理。”

梁英也附和一句。

李三又起身开门,溜到墙根儿下,装作小解,迅速瞄一眼四周,仍然是静寂无声,但大门口的岗哨已经从两个变成了四个。

情况紧急。

李三回到屋里,把外面的情况告诉了梁英和郭连发,三人小声商量一阵儿,立即决定收拾东西赶紧走人。

三人说动就动,好在也没啥可带的东西,穿好夜行衣,每人又准备了充足的子弹用袋子装好缠在腰上,别好手枪,开门往外走。到门口,李三犹豫了一下,小声说:“稍等片刻,我去看看我干爹。”

梁英知道他惦记谢干爹,于是拽一下郭连发,趴在李三耳旁轻声说:“你快去快回啊,我们在这儿等着你。”

李三点点头,出门转到谢干爹的房门前,用手轻轻一推,里面没上插销,于是轻手轻脚推门进去,径直来到床铺前,轻唤一声:“干爹,干爹。”

床上没有动静。李三心里不禁‘咯噔’一下,快步走到床跟前,一掀被窝,根本没人。用手摸摸被窝里面,冰凉冰凉的,显然没人睡过。谢干爹到哪儿去了呢?看来真要出事儿了。

李三来不及细想,赶紧回屋,招呼梁英、郭连发:“走。”

三人蹑手蹑脚飘身出屋,绕到他们住的厢房房山连接正房的矮墙下,相跟着纵身翻上墙头,接着又是一个蜻蜓点水,轻轻跃上房顶,沿后坡瓦垄滑到房檐,轻轻一跳就落到地上,这一系列动作均如狸猫上树悄无声息。

巧的是,他们住的那家小院后面没有人家,只有一个大水坑。三人下了房顶,沿水坑边疾行,穿过一片小树林,就是庄稼地了。

此时,地里的秋庄稼已经基本收割完了,由于战乱,冬小麦都还没种。有的成片成片的高粱秸子、玉米秸子都没来得及放倒,被风一吹‘哗啦哗啦‘响。三个人没敢走大道,穿行在庄稼地里,也辨不清东南西北,只顾大步疾行,谁也不说话。

快天亮的时候,他们来到一条大河边。

一眼望去,这条河河面很宽,而且水流湍急,浑浊的河水不时卷起一道道漩涡。河滩也很宽阔,一波一波的沙丘上长满萋萋蒿草,还可见一小片一小片的芦苇,摇晃着满头芦花迎风飞舞。

李三此时仍然放心不下谢干爹,冥冥之中他总觉得这一切好像都是有人精心安排的一样。对,肯定是谢干爹,他这个人一向做事谨慎,没有十二分的把握他就不会开口点破。

嗨——

李三轻声叹口气,在河堤上停住脚步,伸手拉住梁英和郭连发,看着他俩幽幽地说:“二哥,五弟,我这心里总感觉心惊肉跳的不落神儿,也不知道我干爹和四弟他们情况咋样了。”

梁英回头看了看,说:“人各有志。既然谢二叔放不下名利,咱做晚辈的还能说啥呢?”

“可是,他老人家毕竟是我干爹,对我有十来年的养育之恩呐,况且……”

李三说这话时,喉头有点哽。

梁英看着他忧伤的脸,知道他此时心里边一定很难过,可一时又不知道说啥才好。就在这时候,忽听身后杨稻地方向枪声大作。一直站在高坡上的郭连发跑过来大声喊叫:“二哥,三哥!不好啦,杨稻地那边清军和义和团真的打起来啦!”

李三听罢顿时一惊,转身向高坡上跑去,梁英也拔出手枪紧跟着一个大鹏展翅跃上高坡,站在李三身边,手搭凉棚向杨稻地方向张望。

郭连发站在坡下,焦急地喊:“二哥,三哥,我看咱们还是回去吧,起码得把四哥和谢二叔救出来呀。”

梁英点点头,李三早已急不可耐跑下高坡向杨稻地方向跑去。梁英一个箭步赶上去,一把拽住李三说:“三弟莫急。你看这河堤上有一条大道,那边好像有人往这边跑过来了。”

李三收住脚部,顺着河堤往前方看去,远远地可见烟尘滚滚,人喊马嘶夹杂着凌乱的枪声。仔细一看,跑在前面的十几匹马上,红衣飘飘,李三当下心里一沉:看情形肯定是黄莲圣母和她手下的红灯照成员。

梁英说:“三弟,看情形义和团的人马已经奔这边来了,咱不如找个隐蔽的地方,就在此接应他们,你看如何?”

李三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