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如果是一个“职业”,那么这个职业有一个最突出的现象;从业人的教育背景各种各样,且进入这一行业时基本也没有系统的学习和培训。还有一些人觉得这个行业似乎属于某个专业的专利:比如学经济的、财务的、金融的……以为股票投资只不过是其一个分支。但事实却是,在股票市场上,还没有迹象显示有某个学科教育背景的人在投资上就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另外,还可以看到,这一行中,“哲学”、“方法”等这样的词汇比任何其他行业中的都多,“投资哲学”、“投资方法”、投资偶像或所谓的“股神”满天飞,但真正能成为市场的长期赢家却很少。

这些现象充分表明,投资并非是某个学科、某个专业的“分支”。常识也告诉我们,一个没有理论的行业是不能存在的。因此,如果对投资没有系统的思考和学习,没有能上升到理论高度的认识;那么,一个投资者将长期处于个性化经验的不断总结一推翻的循环之中,投资业绩也将大起大落而难以真正取得进步。

对于一个投资者来说,究竟如何去学习、思考投资呢?

本书著者李杰先生把投资的学习归结为三个方面:第一,建立正确的投资价值观;第二,掌握企业价值分析的方法论;第三,理解市场定价的内在特质和规律。这样的总结,让我想起了巴菲特所讲的投资主要“学好两门课”,一是学会给公司估值,二是要了解市场如何定价并利用市场。相比较,著者首先强调了“投资价值观”的重要。从我和徐星投资公司长期的投资研究和实践体会,我非常赞同这一点。投资的价值观,其实是投资者投资根据的底线和根墓。例如,信奉股票收益由“庄家”决定的投资者,不可能对价值分析有信心,更不会认同股价由内在价值决定的观点;相信能预测股价走势的人,自然对公司价值不会很感兴趣;迷信内幕消息的人,也不可能去认识公司价值的决定因素和市场股价的长期趋势;而认定中国不会产生高价值企业的人,更不会相信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在投资价值观还不清晰之前,是难以学好分析企业价值和理解市场定价这“两门课”的,因为价值观决定了投资方法和如何理解、看待市场。因此可以说,这三个方面,正是投资者欲进入投资世界的“自由王国”时必须面对的三大问题。

由此,我想起自己进入股市投资以来的两点深刻感受:

第一,市场看似诡异复杂,但却有如神力似的定价机制——公司的经营价值。在l994年刚开始接触股市时,我发现市场上最流行的是三大投资方法:一是技术分析;二是庄家分析;三是听内幕消息。但我发现在这些方面自己要么没经验、没感觉,要么完全没有资源。股市中像我这样的人就不可能赚到钱?一天,一位当时很流行的股市杂志的编辑朋友向我约稿,说你所做的“无形资产评估”也应该可以分析股票,我很吃惊,难道我也能成为业内的“专家”?从此我尝试着以资产评估的方法来看待股票,并逐渐地发现,以基本的经营分析和评判价值的方法,我能理解的公司定价大都“基本合理”,如果发现有明显的业绩增长因素,这类股票稍不留意通常都会很快地涨上去了,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例如1995年,尽管市场极度低迷,看起来只有偶尔的各种概念股、庄股行情,但上海股市却出现了四川长虹,深圳股市出现了川老窖、苏常柴、深中集等独立的小盘绩优成长股的行情,而对于这些股票的把握,仅依据基本的公开信息的经营分析再加耐心的等待即可,完全不需要内幕、庄家等的帮助。在我的印象里,并不认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还被称为“赌场、庄家市、政策市、消息市”的A股市场,与现今的股市,以及国际上所谓的“成熟股市”在定价机制上有多大的不同。此外,正因为我一直身在市场的底层,完全不知道机构、庄家、管理层的内幕和各种猫腻,仅凭对自己能把握的一家家公司的分析(当然有不明白的公司和价格,不去管它就是了),觉得市场定价的单纯、投资的正当和满足。

第二,“独门绝技”可靠吗?在我刚入市时我正在做无形资产评估工作。有一天,我们接受了一个软件公司委托评估其独门的选股和选时的软件。对股票感兴趣的我当然也对之很好奇。在做尽职调查的时候发现,他们的这些“绝招”就是将一些近期股价波动的经验(例如自编的技术指标组合、机构大户的进出数量、K线图的特征等)编成了软件。在解释当时股价并在运用时它确实有一定的作用,但纯粹是经验的归纳而并无可信的根据。后来还陆续接到过类似的软件项目评估的委托。我发现,这类“独门绝技”式的股市软件在市场上流行周期最多一两年,然后就销声匿迹了,而沉迷于此的投资者,最终都摆脱不了亏损而放弃的结局。而这类软件商,从我了解的来看,从未有靠这样的“投资诀窍”软件能持续做下去的。市场似乎是这样的一台机器:专门用来损坏那些能短期立即获利的“独门绝技”,而“放过”那些长期能升值的方法。

本人自己近二十年的投资和研究经历,其实都印证了著者所提出的投资要解决的三大课题。面对市场上的各种现象,虽然有着各种不同角度的认识和解释,有宏观形势、政策、心理博弃、机构(庄家)行为、内幕信息、股价走势图等,但是,真正能长期起作用且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以公司价值为依据的方法。不过,即使从公司价值上去认识投资,市场中也有各种表述和理解。应该说,机械、表面和片面地看待价值投资的书籍占了大多数。本书中,著者对市场上流行的多种观念和方法提出了很多独到又精辟的见解,相信读者读到后会有切身的感受。此外,投资需要的是对公司的系统分析及对市场定价的理解,而不是偏执于某个专门的技巧和知识,这也是本书一再强调的。

投资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成功的投资分析本身是优美逻辑和思维的体现,让人认识投资和市场上林林总总的现象。这是投资给人带来快乐的另一方面。没有这种分析之美,投资事业也很难有快乐和持续性可言。而本书的另一大特点正是,著者不是以抽象的概念出发进行学术式的论述,而是从对常见的投资和市场现象的剖析出发,案例式地引出价值观、价值分析和市场定价的问题。这样的叙述方式,更易为读者理解。由于本书是通过投资中一个个需要搞清的是投资问题、如何通过学习使投资水平进步展开叙述的,而不是去介绍某个投资分析上的“独门绝技”,正因为如此,这种书的生命力才会更强。我相信,本书的出版,是初入市场及那些对投资倍感困惑的投资者的福音!

深圳市徐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东伟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