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体会
输卵管阻塞是妇科常见疑难病症,也是导致女性不孕的重要因素之一,属中医学“无子”等范畴。笔者自1972年以来,对经输卵管通畅实验证实的68例输卵管阻塞患者,采用中医学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用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现小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年龄:25~30岁者30例,31~35岁者28例,39~40岁者10例;不孕年限:2~4年者26例,5~7年者28例,8~10年者10例,11年以上者4例。其中原发性不孕46例,继发性不孕22例。诊断依据:68例患者中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X线摄片证实阻塞者54例,经输卵管通液证实阻塞者10例,B超监视下双氧水通液证实阻塞者4例。
(二)治疗方法
处方:
丹参15g 柴胡10g 当归12g 黄柏12g
薏苡仁12g 莪术12g 陈皮9g 皂角刺9g
蒲公英12g 路路通12g 青皮9g 广木香6g
败酱草12g 赤芍9g 香附9g 穿山甲6g
川楝子12g
用法:将熬好的中药汁100mL,放至40℃~42℃,抽入注射器内,接上导尿管,排空针管内气体,嘱患者每晚睡前排尽大小便,取左侧卧位,将导尿管涂上润滑剂后缓慢插入肛门内15cm,在10~15分钟将药推入,然后取平卧位,如有便意,可膝胸卧位5~10分钟。每晚灌肠1次,10次为1疗程,每疗程后可休息1~2天,经期停用。
(三)治疗结果
1.疗效标准
经输卵管通畅试验,结果畅通无阻或已妊娠为治愈,经治疗后输卵管单侧或部分通畅,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为有效,经治疗10个疗程无变化者为无效。
2.治疗结果
治愈30例,占44.11%,其中24例已妊娠。有效27例,占39.7%;无效1例,占1.47%;总有效率为82%~83%。
(四)病例介绍
张某,女,29岁。1989年初诊。自述婚后6年双方同居未避孕,未孕。月经初潮为15岁,经期3~5天,周期28~30天。经量少,色紫伴血块,痛经,时有下腹部钝痛伴黄带。
妇科检查:外阴已婚未产型;阴道通畅光滑,见黄色分泌物;宫颈光滑;宫体水平位,略小;附件右侧可触及一个4.5cm×3.0cm×2.5cm大小囊性肿物,左侧增厚,均有压痛。同年3月14日行输卵管通液术证实双侧输卵管阻塞不通。5月15日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仍证实双侧输卵管阻塞不通,右侧输卵管伞端积水。保留灌肠10个疗程。于10月18日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证实:双侧通畅。1990年10月20日再诊时已停经42天,妊娠试验(+)。于1991年6月24日顺产一体重4300g女婴。
(五)体会
本组病例按中医辨证多为肝郁气滞、脉络瘀阻而致输卵管阻塞不通。故予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散结通络。方中用柴胡、川楝子、青陈皮、广木香、香附疏肝理气;丹参、当归、赤芍活血化瘀;穿山甲、路路通、莪术、皂角刺软坚散结通络;黄柏、薏苡仁、蒲公英、败酱草清热解毒,诸药合用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疏通脉络之功效,可使输卵管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