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重科研,结硕果,创新学科
吴熙十分注重科学研究。开展中医妇科科学研究,既要有满腔热情,还要有正确的思路,也就是要把握验证、发展和掌握规律等几个环节。因为中医妇科学在数千年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它的独特理论体系,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治疗常见妇科临床疾病,仍然是以前人的经验为基础。要把前人的宝贵经验挖掘出来,加以验证,并利用新的科技手段使其发展提高,从而掌握其运用规律,攻克目前医学难以解决的许多妇科疑难病证。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现代中医不育症治疗学》,发展成为不育症创新学科。
吴熙的医学造诣日深,其学术成就亦丰,现将其主要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简述如下:
(一)溯本求真,言简意赅
吴熙习业始于临床,临证之余,广涉医卷,从不少懈。凡经其手之卷、册常见批注。一些深学奥理经他口出,言简意赅,真伪可辨。如说虚实错杂之证:“虚则好辨,实则易查,唯虚实夹杂证候较难。临证当别其主次,用攻补兼施之法,勿忘‘独处藏奸’‘必有彰效’。”又说:“虚实有真假,与虚实错杂不同,辨其真假,参之脉理,慎察舌候,望其薄厚,细考原由而治之。”吴熙临证特别强调辨证,认为辨证的目的是为了认证治病。他说:“探其病因,析其病机,辨其部位,知其转归,才有所获。”并言及:“世传以六经、卫气营血、三焦、病因、脏腑经络辨证,各有所主,兼有利弊。当别类细究,临证应互为参照,不可孤注一掷。症有因,病有位,证候虽多,偏移不得。”寥寥数语,无不体现吴老“审察内外”的整体思想。他告诫学生,对古人经典应该认真考究,做到师古不泥,灵活应用,对疾病要具体分析,溯本求源,善于在繁杂的证候中抽丝剥茧,不得有半点偏误。吴熙对历代中医妇科学说从不机械照搬,既不立异以矜奇,亦不苟同而随俗,尤能注重临证活用,有时师其法而异其方,切合实用,疗效卓著。对拟方投药自有一番见识。他说:“经方古方,不可不用,贵在中病;百家之言,不可不信,贵以验证;药性配伍,应当熟记,贵在出新。”中病,说出了经方、古方的实用价值和对证的临床效果,充分肯定了先贤留于后世的宝贵遗产;验证,告诫后人不可盲目照搬,要通过临床实践,去伪存真,变为己有;出新,是鼓励医者要不断进取,有所发展。
(二)用药精当,效专力宏
用药精当是吴熙一生的执着追求。对“精当”二字,他别有见解,即“精熟药学”“选药于精”“配伍确切”“恰当实用”。吴熙习业,曾数年在中药厂学习中药及草药千余种的采收、产地、气味、归经、属性等,对药物的炮制更有很深的造诣。
吴熙临床用药,既对症,又审药。他说:“方不对症,如无的放矢;药不精良,似薄水载舟。”又说:“不仅要长于时方,用药轻灵圆滑,也应善用古方。即使民间单方、验方,亦应乐于吸收和应用。”故临证时,做到辨证无误,立法严明,用方确切,入药精良。特别对妇产科危症患者,更要从严把关。每拟方后,总嘱其家属拿药来开包查对,逐个核验,若见缺味一一指出,并将不实之药挑拣剔除,嘱其重配。
在用药配伍方面,吴熙十分注重“恰当实用”。常说:“千方易得,继于前人;一效难求,出自亲手。方不在大小,有效则贵;药不分贵贱,专病为良。关键在于精当。”这是他在临床上的又一指导思想。
(三)妇科临床,重视肺脏
五脏学说中,强调肝、脾、肾与妇科关系的著述颇多,唯论及肺者极少,吴熙在查阅大量古今名著后,结合本人实践,撰写了“浅谈月经病从肺治”一文,至为精辟。他认为,“肺主全身之气,朝百脉”,与妇女月经是否正常、胎儿的营养、胎的得载、带之固摄、产之逆顺等息息相关。他在妇科许多病证的治疗上,从肺入手,收到显著疗效。宋·陈自明治疗血枯经闭用“补中益气汤”与“归脾汤”。明·薛立斋认为悲则伤肺,思则伤脾,故常用“补中益气汤”加桔梗、贝母、知母,以及“归脾汤”送地黄丸治疗胃气虚弱,经水不行伴吐血咳嗽,发热盗汗的妇人。薛立斋认为色白者属肺,用“补中益气汤”加山栀治疗久崩不愈。他认为肺脾胃亏损之患,可用“八珍汤”“乌骨鸡丸”培土生金,益气止崩,诚为妇科良方。吴熙在临床实践中,一面学习先贤良方,一面探索新意,灵活运用。如他在治疗妇女小便不畅时,用“人参丸”(人参、当归、大黄、桂心、瞿麦、赤芍、茯苓、荸荠等)以温肺益气、通调水道;孕妇咳嗽则用“知母茯苓汤”“参苏饮”“人参补肺汤”治疗。其他如妊娠小便不利用“黄芩清肺汤”;妊娠水肿用“茯苓导水汤”;产后褥劳用“白茯苓汤”, “补中益气汤”加麦冬、五味;产后咳嗽用“二味参苏饮”;产后鼻衄属肺寒者用“二味参苏汤”加附子;产后小便失禁用“补中益气汤”。诸如此类,皆从肺入手诊治,疗效甚佳。
(四)妇科重点,冲任二脉
吴熙在妇科诊疗中重视冲、任二脉的作用,他重点阐述妇女三十六病皆由冲任二脉劳损所致,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冲脉为气血汇聚之所,水谷精微、气血、肾气等无不经之输聚;任脉有总司人身阴脉之功能,凡精、血、津、液皆为任脉总司,月经、孕育与之息息相关。毋庸置疑,此皆临床实践之见解,决非任何虚构所可比拟。
冲、任二脉与脾、胃、肝、肾休戚相关,就肝之功能而言,肝藏血,冲为血海,血属阴,而任脉总司人身之阴;再就肝之性质而言,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故情志抑郁可导致冲、任为病;以经脉言,冲、任脉起于胞中,属足厥阴肝经;经本于肾,旺于冲、任二脉。经、带、胎、产诸症皆受制于冲、任,其病理机制均系冲、任不调所致。唯此关键,诚是妇科病变辨证施治之纲领。
(五)治疗不孕,随证适用
吴熙以50余年临床经验,治疗不孕症胆大心细、智圆行方、辨证明确、用药灵活、推崇经方、广搜博采、顺病而施、立法考究、佐使明分、效果显著。他独到之处是组方法度严谨、置药精当、临证当务、审探细微、循其异同、察其所偏、晓其所理、依法不泥、遣方活用。不孕分为带下不孕,月经不调不孕,习惯性流产后引起不孕,输卵管不通不孕,子宫、卵巢、输卵管畸形不孕,子宫内膜异位性不孕,子宫肌瘤不孕,免疫性不孕等。
现举临床经验如下,吴熙曾治愈同胞三姐妹不孕症,在治疗不孕症史上实属奇迹,闽省传为佳话。二姐黄英某,女,1992年2月初诊,婚后12年夫妇性生活正常而不孕。自述18岁月经初期,因冒雨涉水,经行10余日方止。之后,经常闭经,需注射黄体酮方可行经。婚后3年,经中西医治疗,然至今日经如故。月经周期1~6个月一行,经行10~15天,血多色黑有块,腰腹痛甚,坐卧不安,平素腰膝乏力,腹冷喜温。妇科检查示正常盆腔,四次卵巢功能测定示均为激素水平轻度影响。脉沉细涩,舌淡边暗,苔薄白稍滑。证属肾虚宫寒,血瘀经迟不孕。吴医师用自拟吴氏调冲散2号合吴氏助孕饮2号等治疗,先后服药150剂后,月经未至,但感头晕乏力,进食脘闷,基础体温出现变相。高温期达16天。经B超检查:子宫体增大,内有胎囊和胎芽组织,胎心活动(+)。结论:早孕活胎。1998年4月生一男孩。
大姐黄辉某,女,1997年12月初诊。结婚13年不孕,18岁月经初潮,月经1天而止。近两年经水未行,经妇科检查,B超报告为幼稚型子宫,西医用乙烯雌酚、安宫黄体酮行人工周期治疗。在用药期间,多数时间无月经来潮,基础体温测定无出现双相。做卵巢功能检查达20余次,雌激素水平均为轻度影响,有时甚为轻度低落。求西医调治8年,未见一次自然行经,后改用中医治疗亦未效。1997年12月求诊于吴熙医师。经检查发现身体矮小瘦弱,乳房、臀部发育极差,阴毛腋毛稀疏短小,阴道干涩,性欲淡漠,脉沉细无力,舌淡苔白。证属先天不足,精血亏损。拟补肾健脾、调理冲任,以吴氏调冲散1号合吴氏助孕饮1号方,经过一年的治疗后,月经维持两月一行,经色、量已转正常,而且肌肤丰满,身无不适。B超检查提示子宫大小正常,5.2cm×4.2cm×4.1cm,宫内光点回声均匀,内膜回声不清,左侧卵巢2.0cm×1.9cm×1.6cm,右侧卵巢3.1cm×2.0cm×1.9cm,改服吴氏调冲散2号合吴氏助孕饮2号,服药3个月后,B超证实早孕。1999年6月,黄氏生一男婴。先天子宫发育不良,属不孕症中难治之症,有些妇科医师认为是不治之症,但吴熙先治子宫发育不良,促使子宫发育正常则经自调,后用养肾气以安血室,以使经脉气血流通,月经正常,方言孕育为妥。
三妹黄春某,女。1999年3月初诊,婚后8年不孕。月经周期26~28天,经行4天,色黑有块,小腹牵扯样疼痛,经前烦躁易怒,乳房胀痛而硬,触之疼甚,白带不多,末次月经2月9日。婚后经多次医治无效,诊断病理报告:子宫内膜属早期分泌期变化,三次输卵管通液、通气检查均示双侧输卵管闭塞不通。治之无效。在本院检查为右侧附件炎,原发性不孕症。B超检查:子宫大小约4.3cm×5.3cm×3.6cm,宫内光点回声尚均匀,内膜回声不清;左侧卵巢大小约2.2cm×1.7cm×2.0cm,右侧卵巢大小约2.5cm×1.4cm×2.3cm。提示子宫正常。脉象沉弦,舌紫暗,边尖有瘀点。证属气滞血瘀,络脉不通。拟柴胡疏肝散合吴氏调冲散,脐部外敷安坤生化带,服药半年后做输卵管造影(正位片)示子宫位置大小充盈大致正常,双侧输卵管过细长弯曲,充盈不佳,密度不均,左侧通,右侧不通。继服上药2个月,B超监测排卵检查,左侧卵巢滤泡直径为2.0cm,右侧滤泡直径为1.2cm。改服吴氏调冲散2号合吴氏助孕饮2号两个月后,嘱其可以同房。再诊时,B超、尿妊娠检验证实早孕。
由于吴熙治疗不孕症遵照种子三法的调经理论,注重妇女在一个月经周期中四个不同阶段气血阴阳盛衰的不同变化。采用中医周期疗法,拟定不同的治疗原则和方药,疗效卓著,享誉国内外。国外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地来求诊的不孕症患者占四分之一。
(六)子宫肌瘤,制方特色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吴熙医师拟定了诊疗子宫肌瘤之基本方,名曰“吴氏肌瘤丸”,然后随患者不同情况而加减,气滞者加香附、紫苏、乌药、枳壳、青皮;血瘀者加三棱、鸡血藤、刘寄奴;小腹寒者加小茴香、川楝子、炮姜、制附片;湿热带下者加鱼腥草、鸡冠花、马齿苋;脾虚气弱者加黄芪、当参、红参、升麻、白术、扁豆;浮肿者加猪苓、五加皮、防己、二丑、车前子;阴虚内热者加生地黄、女贞子、玉竹、石斛、龟板、沙参;血热出血者加炒黄芩、地榆炭、紫草根、苎麻根、阿胶;阳虚出血者加炮姜、五味子、焦艾叶、鹿角霜;并发卵巢囊肿者加海藻、甘草、丁香、蒲公英。吴熙医师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总有效率85%,痊愈51%,其中2cm左右大小的肌瘤经3~6个月治疗,绝大多数可彻底消失。被广大患者称为“子宫肌瘤神医妙手”。
吴熙虽已逾75高龄仍老当益壮,具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之精神。他淡泊名利,无欲无求,一生为人谦恭敦厚,作风正派,严于律己,明断是非,始终视病人为亲人,孜孜不倦,默默无闻地为解除病人的疾病辛勤工作。对学生之爱,对同志之友情,对同道的经验,也能取其所长,补己之短,从不骄傲自满。他虽声誉日著,但不抬高身价,处处体现了坦荡的胸怀,火样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