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篇 学向成功

学习是对其自身的最大奖励。

——威廉·黑兹利特

当我开始着手改编本书时,我无法确定我要对此书做多么巨大的改动。从电子白板到智能手机再到数以百万计的应用和数以亿计的网站,科技对教育领域的改变如此之大,我之前提出的学习建议和技巧是不是过时了呢?

过去十年间的技术进步促使我重新审视此书的每个方面。同样年限的学习任务,现在是不是有了更加容易或者更行之有效的途径呢?现在是不是出现了新的问题需要解决呢?过去的学习建议和学习工具是不是一定过时了呢?

正如法国作家蒙田所说:“人应当一直学习。”今天我可以很荣幸地向他报告,如今的好学生和他们当初一样,需要掌握各项基础学习能力。然而,掌握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特别是能够用到的工具,有着显而易见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此版本的《高效学习魔法书》仍然包括系列贴士、建议和技巧,包括如下方面:阅读、理解和记忆;做笔记,包括做课堂笔记,在教材上做笔记,在借阅书上做笔记和在线笔记;复习并考好所有类型的考试;进行学术研究并写好论文,包括口头报告;在最短的时间内制定学习计划来获得最好的效果。同时,本书也有一些可能看来和学习无关的基本技能,还有在一开始学习时所应该采取的重要步骤。这些都将在本书开篇进行介绍。


从这里开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孔子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你和朋友之间的一场比赛,在宣布比赛胜者之前,必须明确终点线在哪里。换句话说,你怎样衡量你使用这些技巧的能力?什么是好的效果?什么是不好的?

但更要注意的是,如果你不知道起点在哪里,根本无法开始比赛——特别是当你和别人的起点不同的时候!

第一章将介绍学习能力,并明确每种能力所能够和应该起到的作用。这样,你就有机会知道自己的起点在哪里了。

通过第二章,你将知道在何处学习、如何学习和何时学习的重要性,你将能为自己创造最合适的学习环境。

第二章也介绍了一些学习道路上的无形因素:家庭环境、学习态度、学习动力等等。如果你热爱学习并且树立了一些目标,一切都将水到渠成。


阅读和理解

第三章介绍了学习过程中的基本技能:阅读和理解。不管你笔记记得有多好,图书馆去得有多频繁,网络操作得多娴熟,准备考试有多努力,如果你阅读能力糟糕(或者不够好),并且不能理解和记忆所读内容,你的学习生涯会变得很艰难。


用好记忆力

第四章将介绍有关记忆的贴士、诀窍和技巧。这些在之前的版本里因为长度所限不得不删除。但我认为,学习如何记忆数字、长列表、创造联结式故事以及其他的记忆手段非常重要,应当予以保留。


充分利用时间

至此,你们的生活将发生巨大改变,你们中的许多人会学得更聪明,不再需要艰苦地学习。这也意味着你们更好地利用了学习时间——同样花三四个小时,获得了三四倍的学习效果。第五章介绍了很多简单好用的时间管理工具,这能保证你总是走在正轨上。


在班级名列前茅

第六章我会教你如何做各类课堂笔记,鼓励你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帮助你从讲课中获得更多知识。


写好论文

第七章会涵盖在图书馆或者网上完成任何写作任务的所有准备步骤,包括从选题到制定长期计划、完成初稿、确立大纲并开始研究。

我仍然简要回顾了两大图书馆分类系统——杜威十进制图书分类法和国会图书馆分类法。我还介绍了在网络上高效开展研究的方法。

第八章在假定绝大多数人完成了研究的基础上,带你回顾整体结构组织和撰写过程,从完成第一稿到完成修订、校对、脚注,再到完成附件和参考书目。本章也用一小部分介绍了书面报告和口头报告的主要区别。


如何考出高分

第九章讲述了应试准备原则,包括:周测、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之间的不同;为什么临时抱佛脚没用(除了你别无选择的时候——要引以为耻);应对不同的考题(多选题、判断题、论述题、开卷考等等);如何提高蒙题概率;答题的先后顺序。


如何学得更聪明

《高效学习魔法书》是最综合性的学习指南——用最基础、最翔实的步骤指导每一个人精进学习技能。

如果你正在苦读本科或者研究生,这本书将为你的学术生涯保驾护航。

如果你是高中生,正在为进入大学做准备,现在你正好有机会提升你的学习能力。

如果你是长期休学并重返课堂的成年人,书中的学习建议和技巧于你是无可替代的。

如果你是个真正的差生呢?你有多聪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学得有多聪明。

除了那2%的所谓“天才”之外,《高效学习魔法书》可以帮助任何年龄、任何水平的学生。

如果你成绩中上,你肯定能进步;如果你刚刚及格,你肯定能获得很大进步;如果你的学习习惯很好,但因为离开课堂很多年而生锈了,《高效学习魔法书》会帮你找回状态。

就算你是2%的“天才”,我仍然认为你能从本书中获得许多有益的技巧。


本书的写作对象

虽然最初《高效学习魔法书》是写给高中学生的,但后来我发现其他读者也能从书中受益。

有意思的是,相当一部分《高效学习魔法书》的购买者是成年人,他们重返校园后,求助《高效学习魔法书》来找回状态。还有一些人离校多年,他们觉得学习以前老师没教过的(或者他们没时间学习的)学习技巧,便能在事业上取得进步。

还有很大一部分购买者是家长,他们有着同样的哀叹:“我怎么才能让小明读书(按时上课、背更多书、拿更高分)呢?”

因此,我来简要地回应每个读者的需求,并且详细探讨他们各自的特殊之处。


如果你是高中生

你应该很能适应本书,因为本书使用的都是短句和短段落,间或有幽默的标题、副标题和用词(希望如此)。毕竟我一开始就是为你们而写的!

但是你应当意识到,你已经处于学校生涯的中间阶段,这个阶段会对接下来的学习产生巨大影响。不要浪费每一分钟的时间,学会学习、掌握所有的学习技能应该是你现在的头等大事。


如果你是初中生

恭喜恭喜!这是你学会学习的最佳时间。现在掌握学习能力不仅仅能让你的高中阶段相对轻松,还能让这个时期变成你一生积极和成功的回忆。


如果你是大学生

如果你是18到25岁之间的学生,我希望你正在解决高中阶段没有掌握的一两项学习能力。如果你没掌握的能力还有很多,我不知道你怎样才能在大学里取得成功(同样,我也不知道你是怎么进入大学的)。如果你现在从头开始,我对你的建议和对本书的高中生读者一样:学会学习应该是你现在的头等大事。


如果你不是“传统”的大学生

如果你25岁、45岁、65岁,甚至是85岁才重念高中、本科、研究生,你应该比其他人更需要《高效学习魔法书》!你离开课堂的时间越久,忘记的可能性越大,你甚至会忘记应该记住什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多早都不为早,多晚都不算晚。


父母能做什么

认真的家长比认真的学生要多,他们会问:“我怎样才能让我的孩子学习进步呢?”我现在就列几条学生家长守则:

设置作业区域:不受干扰,光线好,手边有所有必备物品。

布置日常作业:研究表明,有日常作业任务的学生更好管理,也更成功。

以作业为先:必须明确应当先做好作业才能看电视或与伙伴玩耍。

让阅读成为习惯:这一条不仅适用于孩子,也适用于你。孩子会学习你的做法,而不是遵从你的话(就算是你说不准做什么)。如果你总是唠叨着让他们读书,自己却24小时都在看《绝命毒师》(Breaking Bad),想想这其中的矛盾之处吧。

关掉电视:严格控制看电视的时间和时长。因为经历过我女儿青少年阶段的狂飙时期,所以我知道这可能是最难执行的建议了。

和老师谈谈:弄清孩子应该学习的内容,不然你怎么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帮助?

鼓励孩子,但是不要唠叨:唠叨没有用,你越唠叨,他们拒绝得越快。

监督作业:但是别变成帮他们做作业。

对成就进行表扬,但是不要对小小的成绩过度表扬:孩子对虚伪有着天生的直觉。

孩子大一点儿时,帮他认清现实:让你的孩子明白人生并不公平(但方式要温柔),要尽可能给予他们资源来应对这一现实。

确保你的孩子有成功需要的技术:不管年龄多大,孩子必须要通过电脑和网络来应对学业。

在做作业时没收孩子的手机,关掉短信和信息提醒:孩子们会尽力说服你短信、语音聊天和提醒不会影响他们的数学作业,相信这种说法的父母也会相信电视机前是学习的最佳地点。


你准备好学些东西了吗?

你手中的这本书已经是第八版,它帮助学生和家长(甚至是老师)已经超过25年了。

学习不该是痛苦和无聊的,虽然有时候你会觉得它二者兼具。我不能保证《高效学习魔法书》会让所有事情变得更容易,它做不到,因为为了你的目标,你必须付出一定努力。但是《高效学习魔法书》能照亮你前行的路,为你指明方向,并且为你的旅程做好规划。

有些课程你可能没办法第一次就读懂或者听懂,甚至第二次、第三次也没法懂,你可能会学得很慢很慢。这并不是你有问题,这门课程可能大家都学得很慢(对我来说这门课程是物理化学),一本烂教材或者一个不积极的老师会让所有课程学起来都很困难。

你肯定觉得有一些课程对以后的人生毫无用处。“我不懂为什么我要学三角函数(或者物理、法国文学、欧洲历史,请自己填空), ”你哀叹道,“我从来用不到。”

相信我,这种想法使你连你下个星期需要使用或者记住什么都不知道,更别说下个十年了。就我的经验来说,相当一部分“无用”的信息和学习对我的学术生涯起到了重要作用。

所以什么都要学,沉浸在学习的过程中吧。

我自己认为《高效学习魔法书》是市面上最好的书。市面上当然还有其他的学习指导书,但我认为其中很多书都没有完成它的承诺。

有的书用6页纸谈了时间管理,用了26页纸谈了睡眠、锻炼和营养的重要性(甚至附上食谱)。

而我不认为应该把时间纠结于这些显而易见的事情上:在你劳累、饥饿、生病、酗酒等时候,任何事,包括学习,都变得更加困难。所以请用常识思维。尽可能保持饮食健康、睡眠充足、身体健康,不酗酒、不嗑药。有的书提出了一些基本的问题:“我为什么要学习?”“我该在哪里学习?”“我应该学习多久?”等等。然后给出作者认为的确切答案:“尽早。”“独自学习。”“一次不要超过一个小时。”

我认为,学习的世界没有所谓的“对”与“错”,就像多选题不可能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记笔记当然也没有绝对正确的方式。所以不要误入歧途,特别是当你的学习方式对你奏效的时候。也不要因为一些故步自封的学习专家说你的方法错误,你就改变目前看起来不奏效的方法,他的方法可能才是彻头彻尾的错误。

罗恩·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