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养女人:美丽一生、幸福一生全书(彩图精装)
- 春之霖 小慈
- 3166字
- 2024-12-22 08:46:29
菊花:平肝明目的延寿名花
1 菊花入诗又入药

【性味】味辛、甘、苦;性微寒。
【归经】入归肺、肝经。
【功效】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
【主治】目赤、咽喉肿疼、耳鸣、风热感冒、头痛等。
【提示】气虚胃寒、食少泄泻者慎服。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从屈原到杜甫,菊花可以吃,也可以酿酒来喝。
在《红楼梦》第三十七、三十八回中有这样的情节:
由探春发起,宝玉和众姐妹响应,于大观园内建起了诗社。他们先起了别号,次咏海棠,再咏菊花和螃蟹。其中,菊花诗的命题是宝钗和湘云拟就的。共有12个题目:起首是《忆菊》,忆之不得,故访,第二是《访菊》,访之既得,便种,第三是《种菊》,种既盛开,故相对而赏,第四是《对菊》,相对而兴有余,故折来供瓶为玩,第五是《供菊》,既供而不吟,亦觉菊无彩色,第六便是《咏菊》,既入词章,不可不供笔墨,第七便是《画菊》,既为菊如是碌碌,究竟不知菊有何妙处,不禁有所问,第八便是《问菊》,菊如解语,使人狂喜不禁,第九便是《簪菊》,如此人事虽尽,犹有菊之可咏者,《菊影》《菊梦》二首续在第十第十一,末卷便以《残菊》总收前题之盛。
这12首菊花诗,宝玉、宝钗、探春各写2首,黛玉、湘云各写3首。最后的评论是黛玉所做的咏菊、问菊、菊梦名列三甲,一举夺魁。
12首菊花诗既把菊花刻画得淋漓尽致,又在花事吟赏上反映了当时的都城社会习俗和有闲阶级的文化生活情趣。
菊花,又名贡菊花、甘菊花、杭菊花、黄菊花、白菊花,为菊科植物菊的头状花序。菊花是我国的著名花卉,已有三千多年的种植历史。人们对菊花如此喜爱,赏菊明志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千百年来菊花对人体健康的医药作用。《本草纲目》中这样记载:“菊苗可蔬,叶可啜,花可饵,根实可药。囊之可枕,酿之可饮,自本至末,罔不有功。宜乎前贤,比之君子。神农列为上品,隐士采入酒盅,骚人餐其落英。”
中医认为,菊花味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对口干、火旺、目涩,或由风、寒、湿引起的肢体疼痛、麻木的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主治感冒风热,头痛病等,对眩晕、头痛、耳鸣有防治作用。
菊花有野菊和家菊之分,其中家菊清肝明目,野菊祛毒散火,甘苦微寒,清热解毒,对眼睛劳损、头痛、高血压等均有一定效用。《本草纲目》中对菊花茶的药效也有详细的记载:“性甘、微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神农本草经》认为,白菊花茶能“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气,轻身耐劳延年”。
现代医学也研究证实,菊花具有降血压、消除癌细胞、扩张冠状动脉和抑菌的作用,长期饮用能增加人体钙质、调节心肌功能、降低胆固醇,适合中老年人和预防流行性结膜炎时饮用。对肝火旺、用眼过度导致的双眼干涩也有较好的疗效。同时,菊花茶香气浓郁,提神醒脑,也具有一定的松弛神经、舒缓头痛的功效。

◎菊花不仅具备观赏价值,药用价值也高,对女性来说,更是不可多得的养颜佳品。

◎菊花茶香气浓郁,提神醒脑,也具有一定的松弛神经、舒缓头痛的功效。
2 菊花酒,滋肝补肾的长寿酒
重阳节喝菊花酒是中国古时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而且由于菊花酒能疏风除热、养肝明目、消炎解毒,故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菊花酒具有“治头风、明耳目、去瘘瘅、治百病”的功效。“用甘菊花煎汁,同曲、米酿酒。或加地黄、当归、枸杞诸药亦佳。”
甘菊花辛、甘,能够疏散风寒、平肝明目。而将菊花制成酒,借酒的走窜之性,能够治头风,清头窍,而加入地黄、当归、枸杞子,还可以起到滋补肝肾的作用。
以下推荐几款菊花酒的做法:
菊花酒(一):取菊花、生地黄、枸杞根各2500克,糯米35千克,酒曲适量。先将前3味加水50千克煮至减半,备用;糯米浸泡,沥干,蒸饭,待温,同酒曲(先压细),药汁同拌令匀,入瓮密封,候熟澄清备用。每次温服10毫升,日服3次。此酒能够壮筋骨、补精髓、清虚热。
菊花酒(二):取甘菊花500克,生地黄300克,枸杞子、当归各100克,糯米3000克,酒曲适量。先将前4味,水煎2次,取浓汁2500毫升,备用;再取药汁500毫升将糯米浸湿,沥干,蒸饭,待凉后,与酒曲(压细)、药汁,拌匀,装入瓦坛中发酵,如常法酿酒,味甜后;去渣,即成。每次服20~30毫升,日服2次。此酒能滋阴养肝,聪耳明目。适用于头痛耳鸣、头晕目眩、疲劳多梦、手足震颤、痿痹等症。如仅用甘菊花泡于低度白酒中24小时后饮用,活血行气、防衰老、延年益寿。
菊花酒(三):取菊花1500克,白酒2500毫升,白糖250克。将菊花洗净,晒干,浸入盛有白酒的坛内,加入白糖,密封15天左右即成。每次饮25~30毫升,每日1次。此酒具有活血通络、延年益寿的功效,适用于中老年人饮用。
太后泡酒方:取小茴香2钱,鲜木瓜6钱,桑寄生1两,石菖蒲1窝,九月菊1窝,烧酒1斤。将以上材料混合在一起泡7日即可。每日晨起,于饭前饮用。此酒能够补肾清心,长饮会健肾健脾、化饮消食,有除烦舒心之功。
3 菊花灵验小妙方
减肥:菊花、橘皮各15克,用开水冲泡当茶饮,每日1剂;菊花15克,山楂50克,麦芽40克,决明子9克,加清水2碗共煎,煎至水减一半,分2次服,每日1剂。适用于高血脂肥胖。
神经衰弱、头痛目眩:菊花500克,川芎200克,丹皮、白芷各100克拌匀,装入布袋,作药枕,半年换药1次。
久患头风头痛、眩晕:杭菊花60克,枸杞子60克,绍兴酒适量,浸泡10~20天,去渣过滤,再加蜂蜜适量,每日早晚各饮1小杯。
滋阴明目:菊花、霜桑叶各30克,共以水熬透,去渣,再熬浓汁,少兑蜂蜜收膏,每服9克,白开水冲服。
头痛:菊花15克,薄荷5克,水煎,日服2次。

◎菊花与薄荷煮水饮,可改善头痛。
风热眼痛:菊花、白蒺藜各9克,防风4.5克,水煎服。菊花10克,夏枯草15克,蒲公英30克,水煎服。
感冒热头痛:菊花、川芎各9克,石膏6克,共研细末,每次服用4.5克,用茶水调服。
冠心病:白菊花300克,加温水浸泡过夜,次日煎两次,每次半小时,待沉淀后,除去沉渣,再浓缩至500毫升,日服2次,每次25毫升,2个月为一个疗程。白菊花、参三七、党参、丹参,开水冲泡10分钟服;以心悸、胸闷为主者,重用白菊花、党参;以痛为主,重用丹参、参三七;血压偏高者,重菊花轻党参;痛症不显著去三七。
高血压、动脉硬化:菊花、金银花各24~30克,头晕明显者加桑叶12克;动脉硬化、血脂高者加山楂12~24克。以上药为一日量,可根据病情减。服2周后可将菊花和金银花各减至10克,分四份,一日服完,每次用开水冲泡10~15分钟后,当茶饮,每份药冲泡2次。
高血压、眼底出血:白菊花9克,槐花6克,草决明子10克,以水煎之,一日服2次。
肝肾虚、目暗不清:菊花9克,枸杞、地黄各15克,水煎服。
女性阴肿:甘菊苗捣烂煎汤,先熏蒸,后洗身。
白带:白菊花根、白木槿花根、白玉簪花根各6克,炖猪肉服。
迎风流泪:白菊花20克,丹皮15克,加2碗清水煎至只剩1碗汁,每日1剂,每剂分2次服用。
麦粒肿:白菊花9克,水煎,取汁作饮料;再煎1次,取汁洗患处,每日1剂,分2次饮用和洗患处。
眼球玻璃体混浊:将菊花60克、炒淮山药15克、枸杞子120克、熟地90克,均焙干,共研成末,用温开水送服,日服3次,每次9克,能补肝益肾,化浊明目。
白喉:鲜黄菊花根适量,捣汁一杯灌服,也可加冷开水服。
痱子:菊花全草或花,煎水洗。
解疔疮毒:取野菊花10~20克,水煎服;外用:将鲜品捣烂,敷患处。
治病后生翳:取白菊花、蝉蜕等份,研为散。每次服5~10克,加入蜜少许,水煎服。大人小儿皆宜。
皮肤病、化脓性炎症:取菊花适量,煎浓汁洗患处。
预防中暑、感冒:取茶叶10克,白菊花5克,一起放入杯内,用开水冲泡,当茶频饮。

◎菊花煎浓汁,可以用来擦洗皮肤病患处,有很好的疗效。
菊花茶和粥,平胆利血气

菊花蜜茶
功效排毒瘦身。
材料七彩菊、蜂蜜或者冰糖适量
做法[1]干燥的七彩菊洗干净。[2]放入开水中冲泡,焖约5分钟后加蜂蜜即可饮用。

枸杞菊花茶
功效清热泻火,滋阴明目。
材料白菊花10克,枸杞子15克,桑叶10克,决明子8克
做法[1]将菊花、枸杞子、桑叶、决明子洗净备用。[2]将上述四味药材放入保温杯中,用沸水冲泡。[3]加盖焖10~15分钟即可,去渣代茶频饮。

桂花鱼菊花粥
功效养心润肺。
材料大米100克,菊花瓣少许,桂花鱼50克,盐3克,味精2克,料酒、姜丝、麻油、葱花、枸杞各适量
做法[1]大米淘洗干净,放入清水中浸泡;桂花鱼收拾干净后切块,用料酒腌渍去腥;菊花瓣洗净。[2]锅置火上,放入大米,加适量清水煮至五成熟。[3]放入桂花鱼、枸杞、姜丝煮至粥将成,放入菊花瓣稍煮,加盐、味精、麻油调匀,撒葱花便可。

红枣红糖菊花粥
功效养心润肺。
材料大米100克,红枣30克,菊花瓣少许,红糖5克
做法[1]先将大米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菊花瓣洗净备用;红枣洗净,去核备用。[2]锅置火上,放入大米、红枣,加适量清水煮至九成熟。[3]最后放入菊花瓣煮至米粒开花,粥浓稠时,加红糖调匀便可。
菊花佳肴,清热且明目

菊花瓣拌四季豆
功效降低血脂。
材料菊花瓣25克,四季豆250克,红椒5克,味精5克,盐3克,生抽、香油各10克
做法[1]菊花瓣洗净,入水中焯一下;四季豆去筋洗净,切丝,入开水中烫熟;红椒洗净切丝。[2]将盐、味精、生抽、香油调匀,淋在四季豆上,拌匀。[3]放上菊花瓣、红椒即可。

菊花鱼片
功效清热养阴,明目益精。适用于阴虚内热所致的高血压、冠心病、头目眩晕、肢体麻木等症患者食用。
材料菊花30克,鲜鱼肉150克,莴笋100克,调味品适量
做法[1]鱼肉洗净切片,莴笋削皮、切片,菊花择净。[2]锅中放植物油适量烧至七成热后,下鱼片、莴笋片翻炒至变色;加水没过鱼片,煲至将熟时下菊花及调味品即成。

菊花焖鸡肉
功效具有一定的松弛神经、舒缓头痛的功效。
材料鸡肉块适量、菊花适量、蒜米适量、鸡精适量、盐适量
做法[1]菊花用沸水冲泡,备用。[2]鸡肉加入盐,鸡精粉腌制片刻。[3]烧热砂煲,烧热油,爆香蒜茸。[4]加入鸡块拌炒,加入菊花茶。[5]再放上几粒泡软的菊花。[6]焖大约20分钟,添加鸡精粉及盐试味道即可。

菊花炒鸡丝
功效发散风热、解毒、消肿毒。
材料鸡胸肉一块、菊花(适量)、盐、芝麻香油、蛋清、料酒少许、姜丝少许
做法[1]菊花洗净,分成小瓣放入淡盐水中浸泡三分钟,鸡胸肉洗净备用。[2]将鸡胸肉煮至六分熟捞出,撕成鸡丝放入碗中,加入备用调味料,腌渍入味。[3]锅里放油烧热,放入姜丝爆出香味,下入鸡丝快速翻炒,当鸡丝快熟时放入菊花瓣即可盛出。
菊花茶饮,治病又养颜

白菊花枸杞茶
功效本品具有清肝明目、滋阴降火、提神健脑、降压降脂的功效,可用于眼睛干涩、肿痛、高血压、高血脂等症。
材料枸杞10克,白菊花5克,蜂蜜适量
做法[1]将白菊花、枸杞洗净,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2]置旺火上烧沸,5分钟后取茶液一次,再加水煎熬一次,同样取汁。[3]将两次茶液合并,稍冷却,加蜂蜜搅匀即可饮用。

菊花决明饮
功效本品具有清肝明目、清热排毒、润肠通便、降压降脂等功效,可用于肝火旺盛所致的目赤肿痛、便秘、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等。
材料菊花10克,决明子15克
做法[1]先将决明子洗净,打碎;菊花洗净。[2]将菊花和决明子一同放入锅中,煎水。[3]过滤,取汁饮用即可。

菊花山楂茶
功效本品具有清肝明目、开胃消食、降压降脂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食少腹胀、目赤肿痛等症。
材料菊花10克,生山楂20克,冰糖适量
做法[1]将菊花、生山楂分别洗净。[2]将菊花、生山楂放入砂锅内,以水煎10分钟。[3]滤出茶水,调入冰糖即可。

菊花北杏蜂蜜茶
功效发散风热、解毒、养颜。
材料菊花10克,北杏50克,热水600毫升,蜂蜜40克
做法[1]菊花先以清水洗过备用。[2]北杏以水煮20分钟,使其出味,加菊花再煮2分钟。[3]放入壶中,加入蜂蜜调匀即可饮用。
常饮菊花汤,清热疏风耐老

菊花桔梗雪梨汤
功效开宣肺气、清热解毒、止咳祛痰的功效,可治感咳嗽、咽喉肿痛等病症。
材料甘菊5朵,桔梗5克,雪梨1个,冰糖5克
做法[1]甘菊、桔梗加1200毫升水煮开,转小火继续煮10分钟,去渣留汁,加入冰糖搅匀后,盛出待凉。[2]雪梨洗净削皮,梨肉切丁备用。[3]将切丁的梨肉加入已凉的甘菊水即可。

菊花土茯苓汤
功效除湿解毒。
材料野菊花、土茯苓各30克,冰糖10克
做法[1]将野菊花去渣洗净;土茯苓洗净,切成薄片备用。[2]砂锅内加适量水,放入土茯苓片,大火烧沸后改用小火煮10~15分钟。[3]加入冰糖、野菊花,再煮3分钟,去渣即成。

菊花鸡肝汤
功效补血养颜。
材料鸡肝200克,菊花50克,枸杞20克,盐3克,鸡精2克
做法[1]鸡肝洗净,切块,汆水;菊花洗净,浸泡;枸杞洗净,浸泡。[2]将鸡肝、菊花、枸杞放入炖盅。[3]放入清水锅中,隔水炖熟,加入盐和鸡精出锅即可。

茯苓芝麻菊花猪瘦肉汤
功效强身健体。
材料猪瘦肉400克,茯苓20克,菊花、白芝麻各少许,盐5克,鸡精2克
做法[1]瘦肉洗净,切件,汆去血水;茯苓洗净,切片;菊花、白芝麻洗净。[2]将瘦肉放入煮锅中汆水,捞出备用。[3]将瘦肉、茯苓、菊花放入炖锅中,加入清水,炖2小时,调入盐和鸡精,撒上白芝麻关火,加盖焖一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