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写作即疗愈:用文字改写人生
更新时间:2022-10-31 11:06:21 最新章节:第15章 写作是心灵成长的方式
书籍简介
时光在笔尖一经雕琢,便能卸下沉重的忧伤,留一树芳华无论多么汹涌的不安和飘摇,流进指尖,均可化为涓涓细流我们都可能有隐秘的忧郁、伤痛、焦灼、黑暗与困惑,或许不足为外人道,只是在或云淡风轻、或悲喜交集的心境中,聚成内伤,灼蚀着我们的心灵乃至人生,成为禁锢我们的困境。也许我们不能妙笔生花,也许我们笔头的文字略显滞涩,也许我们的故事没有那么曲折离奇,或许我们写下的,也只是寥寥数行字,但是表达性写作依然是一种表达自我最为有效的工具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从以往的痛苦和创伤中获得疗愈;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理解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失败和挫折;养成更好的习惯;找到新的人生动力;过上更加自信、平衡和健康的生活……可以说,写作是交流,是自我发现,是创造、是灵性沟通和自我表达!书写,亦是每个人与生俱来享有的自由,是一种永恒的人生修养。内心渴望的成长与蜕变,就在流淌的文字里。《写作即疗愈》就像一个充满激励的向导,让你在人生的道路上,指引你获得新生。
品牌:人大数字
译者:俞强
上架时间:2022-01-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大数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在公元前一世纪晚期,中国上古文献的文本形式发生了一次革命性的巨变,其剧烈程度甚至超过了孔子时代。同一部书,在此界限前后,我们需区别对待,而非等而视之。这不仅关乎我们对传世文献的认知,也会左右我们对出土文献价值的评判。若混同这种前后的变化,以东汉以来的传世文本为基础,以《汉书?艺文志》为想象模型,来描述先秦学术或文学,我们勾勒出的只是先秦的镜像,而非早期知识世界的真实图景。观察西汉以前的知识世界,刘社科27.7万字
- 会员本书本着系统全面、学以致用的原则,详尽地阐述了各类公文的写作方法与技巧。全书共分9章,分别介绍了公文写作的基本知识,公务类文书、事务类文书、经济类文书、规章类文书、会议类文书、贸易类文书、书信类文书以及礼仪类文书的写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书中选取的案例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贴近实际需求,引导读者边学习、边总结、边实践。本书采用全彩印刷,版式活泼,重难点一目了然,语言通俗易懂,非常适合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科8.1万字
- 会员上古汉语服饰词汇研究属于特定语义范畴的断代研究,重点描写汉语服饰词在上古时期共时层面的静态分布与语义差异,致力于揭示上古汉语服饰词在历时层面的词汇演变与词义演变规律。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上古汉语服饰词汇共时分类描写,利用“词项属性分析表”对每个类别下的词项进行属性分析,以探求词项的语义差别、词义来源及演变情况。下编为上古汉语服饰词汇历时演变研究,揭示上古汉语服饰词汇演变的特点及演变动因,探究上古社科16.9万字
- 会员本书是一本近代语言史著作,总体论述了近代中日语言交流的过程、特点,指出日语进入现代汉语的时间、典型的事例。介绍了从17世纪传教士的汉译西书工作,到20世纪初中国人汉译日书的历史经过。以《时务报》《日本国志》《辞源》《官话》等文本为例,讨论中日之间语词环流的情况。并专门考察了“热带”“陪审”“化学”三个名词在近代汉语里出现和普及的过程。社科41.1万字
- 会员本书分别从《齐民要术》的语言、词汇、语法、谚语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第一章概述了《齐民要术》语言的专业性、口语性和地域性的三大特点及其语料价值。第二章是《齐民要术》的词汇研究。包括常用词研究,同义词研究,新词和新义研究,以及疑难词语考辨研究等。第三章探讨《齐民要术》的语法和句法研究。分别以《齐民要术》中的量词、连词、介词、副词为例,分析了中古时期汉语语法的特点,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揭示出了社科21.5万字
- 会员本书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学术集刊,每年2辑,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比较文学、民俗学等。本书已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17—2018)来源期刊。书中主要刊发海内外具有原创性的文学研究论著,旨在交流学术信息,展示学术精品,维护学术规范,推动学术健康发展。社科29.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