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儿童时间管理手册(套装共4册)
更新时间:2019-12-20 11:52:39 最新章节:附录二 《我的性格我主宰》
书籍简介
《儿童时间管理训练手册——30天让孩子的学习更高效(豆豆妈妈系列图书)》为什么别人刷牙洗脸用几分钟,你的孩子却要用半个多小时?为什么孩子从早上七点就开始写作业,到了晚上十点钟还写不完?为什么家长不断催促他,孩子自己也着急,却仍是快不起来?其实要让“慢性子”的孩子快起来,也不是不可能。只要找出孩子变慢的深层原因,并且让他学会合理利用时间,这些孩子完全可以变得积极起来。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针对4~18岁孩子提出30天儿童时间管理训练方案。该方案分为四个步骤,简称“一立三高”,分别是建立时间观念、提高做事速度(快)、提高做事准确度(准)、提高做事效率(快而准)。按照“一立三高”的训练流程,帮助孩子制定“三表一录”(时间表、星星表、礼物表、美言录),其核心是把家长的期望转化为孩子的目标,为家长提供儿童时间管理训练的抓手和杠杆,帮助孩子快快乐乐地完成任务,达到家长的期望——搞定一切还能玩!《儿童时间管理效能手册——30天让孩子的学习更主动(豆豆妈妈系列图书)》《儿童时间管理训练手册》的出版,为困扰中的父母提供抓手。“三表一录”帮助孩子“一立三高”(建立时间观念、提高做事速度、精度、效率),立竿见影。父母也遇到烦恼,比如开始有效后来无效,父母很挫败,甚至放弃“三表”,回归“狼追型”教育。本书结合“父母效能”的理念和“儿童时间管理训练”的技巧,帮助父母在“驱力型”教育指导下,微调“三表一录”,有效达到教育目标——近期提高孩子做事效率、远期培养有责任感的孩子。《儿童时间管理亲子手册——30天让孩子的学习更快乐(豆豆妈妈系列图书)》为什么孩子总是发脾气?为什么孩子什么话都不愿跟家长说?为什么孩子对自己的事情负不起责来?为什么孩子对家长的话充耳不闻?家长在训练孩子时间管理的过程中频频发生家庭冲突。究其原因,其关键是家长没有掌握父母效能的六大魔法本书通过一个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把这六大魔法呈现出来,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阅读。孩子读了,感觉有趣的同时可以学会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家长读后可以轻松掌握:孩子行为目的魔法,家长情绪管理魔法,积极倾听魔法,沟通魔法,鼓励魔法和培养孩子责任感魔法。掌握了六大魔法,不仅可以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还能提高孩子的五大自我管理能力:时间管理,情绪管理,交友管理,目标管理,成绩管理。很多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难题可以迎刃而解。《儿童时间管理案例手册——30天让孩子的学习更专注(豆豆妈妈系列图书)》时间管理、意愿优先!笔者在与3000多个家庭工作的时候,惊奇地发现多数孩子们不是不能管理时间而是不想管理时间。如果孩子不想管理时间,动机不足,自然缺乏效率。所以,本书使用一个个鲜活的真实案例深挖孩子不想管理时间的秘密,驱其“心魔”,从而高效管理时间。
品牌:清华大学
上架时间:2017-06-01 00:00:00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清华大学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李飞 钟思嘉
- 会员为什么孩子总是发脾气?为什么孩子什么话都不愿跟家长说?为什么孩子对自己的事情负不起责任来?为什么孩子对家长的话充耳不闻?家长在训练孩子时间管理的过程中频频发生家庭冲突,究其原因,其关键是家长没有掌握父母效能的六大魔法。本书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把这六大魔法呈现出来,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阅读。孩子读了,感觉有趣的同时还可以学会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家长读后可以轻松掌握:行为目的魔法、父母情绪魔法、倾家教方法14.1万字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探讨了儒学与社会主义思潮的亲和性,聚焦晚清的思想转向中的社会主义思潮的勃兴,以居于传统和现代之间的两位思想大师康有为和刘师培的广义社会主义思想为研究对象,探究他们社会主义思想的内生起源,把康有为、刘师培的社会主义放在整个中国思想史的演变脉络中考察,考察他们和清代及更早的儒学思想之间的源流关系。本书具有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共通性质的理论价值。社科15.2万字
- 会员“中国软件工程师调查”是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中国社会调查与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的研究团队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人事部的委托,于2023年针对我国软件行业相关从业者开展的研究课题,旨在深入了解我国软件工程师的工作、生活与观念,以期保障其劳动权利,改善其生活条件。在调查的基础上,本书对软件工程师群体的工作情况、生活状态和价值观念进行深度解析,展示了该群体的多重身份和丰富面向,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了社科15.1万字
- 会员本书旨在研究多元化家庭情境下的生育矛盾问题,通过深入了解不同背景家庭的生育需求与生育矛盾体验,倡导家庭社会工作在提供全生命周期生育关怀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实务工作者提供具有操作性的建议和支持。社科15.3万字
- 会员本书致力于探究西方文学与道德关系思想演化的内在逻辑,按照“道德主义文论思想传统”“德国古典美学的现代开拓”“后现代语境中的思想延展”的脉络,勾勒出一幅比较完整而清晰的西方文学与道德思想发展变迁图景,进而掲示通向西方文论思想中心问题的路径。社科20.1万字
- 会员福利院常被视为国家、社会和保育人员施予孤残儿童无私关爱的场所。基于对东南某省永江福利院长期的田野调查,本书意在倡导用一种辩证的视角看待中国儿童福利机构的运作机制。主书名为《爱的悖论》,即希望这样的视角能够提醒读者注意围绕机构运作所呈现的“爱”的复杂性,它兼有光明与晦暗:“国家关爱”兼有救济与治理的两面,“社会关爱”兼有扶弱与排斥的两面,“保育员妈妈的爱”亦兼有付出与自利的两面。在福利院这一由“爱”社科23.7万字
- 会员本书收录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中国经济运行的几个问题》《美学的基本理论与北大的美学传统》《科学研究贵在不断探索与创新——以语言研究为例》《“文学”如何“教育”——关于“文学课堂”的追怀、重构与阐释》《走进分子世界——从分子磁性谈起》等文章,是从已出版的《北大才斋讲堂》系列学术演讲(第一辑至第三辑)的内容中精选而成的。社科19.3万字
- 会员政府购买服务是现阶段我国社会治理、社区建设和城市社区服务创新的重要举措。在该政策指引下,各地制定不同的政府购买服务政策,引入社会组织为社区居民提供社区服务。本书立足治理情境和专业制度二者互动的分析框架,以广州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为研究案例,重点讨论治理情境下社会服务组织的服务供给策略,提出社会服务困境的一个解释性框架。本书认为过渡治理情境是我国社会服务领域的治理情境特征,社会工作发展不充分是社会服务社科14.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