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个人与社会的辩证法:阿多诺社会理论研究
更新时间:2019-07-05 15:06:10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个人与社会的辩证法:阿多诺社会理论研究》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维度,论证了阿多诺的社会理论。与实证主义社会理论不同,社会在阿多诺那里是个功能性概念;与康德的先验主体观不同,个人在阿多诺那里是指有持续反思能力的经验性个体。在晚期资本主义条件下,个人与社会之间要达成和解是很有压力的,而要改变这种状况,除了需要我们的不妥协的批判外,还需要一种能实现公正的交换平台,在那里个人与社会的最终和解就是劳动力与他的他性的和解的一部分。和解所要达成的“和平”就是一种个体主体、集体主体和客观世界之间的星从。阿多诺的这种个人与社会的辩证法确立了法兰克福学派关于社会研究的基本框架。作为一种社会哲学,阿多诺的社会理论重新考察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和方法,也影响了理论社会学的发展方向。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4-01-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陈燕
- 会员本书主要介绍有关噪声相关性及其应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作者在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和探索。首先对相邻时隙噪声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在时域中利用噪声相关性来抑制噪声的编码方法,并将该方法与扩频通信相结合,设计了反相对称-扩频通信系统,对其抗噪声能力与传统扩频通信系统的抗噪声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以FPGA/VHDL仿真软件ISE为设计平台,采用VHDL语言对的PIS-SSC系统的电子通信5.5万字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主张“哲学思考就是哲学地研究哲学史”,围绕西方哲学史上的经典名著柏拉图的《理想国》和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考察了两部作品所代表的政治哲学的延续与差异,提供了一种从法哲学的角度来理解黑格尔甚至西方政治思想的思路。哲学12.4万字
- 会员本书作者展示了如何建立一种科学的神话哲学的过程,亦即通过批判地考察由古至今的各种具有代表意义的神话观(比如把神话理解为纯粹的诗意发明、科学真理和宗教真理的扭曲或掩饰等等),表明神话本身已经是一种哲学思维,但它不是个别人或个别民族的自觉的发明,而是人类原初意识的基本结构和发展运动在不同民族的意识中的反映。哲学20.5万字
- 会员随着全球化的深度行进,反全球化、逆全球化的力量也日益活跃,思想观念在全球的流动会引发什么样的回响与激荡?未来是走向“文明的冲突”,还是“文明的融合”?历史学特别是思想史研究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并做出应有的回应?本书从全球思想史视野出发,研究概念与文本的全球性流动,考察和辨析这一流动与移位对人们的影响,及其如何塑造人们的价值世界,进而展开建构世界的实践。期待这一探讨能为未来“文明”的发展提供新的资源,哲学30.1万字
- 会员在汉语学界林林总总的柏拉图研究中,本书视角堪称一种别致的诠释,是先刚教授对柏拉图哲学进行整体论述的一个尝试。确切地说,就是从“图宾根学派”(Tübinger@@Schule)基本立场(强调柏拉图的口传的未成文学说)和基本精神(强调柏拉图的成文著作亦即对话录和他的未成文学说的结合)出发,在兼顾柏拉图哲学的表达形式和实质内容的情况下,以柏拉图的“本原学说”(Prinzipienlehre)为线索,勾勒哲学28.6万字
- 会员本书以吴天岳教授在北大讲授多年的西方哲学课程为基础,分十五讲展示了从前苏格拉底到中世纪盛期2000年间西方哲学发展的整体面貌。上册八讲,梳理了从古希腊哲学开端至普罗提诺的哲学史发展线索;下册七讲,梳理了从奥古斯丁至近代哲学之前的中世纪哲学传统。哲学47.6万字
- 会员本书汇集了鲁道夫·贝耐特教授关于胡塞尔现象学研究的十二篇论文。所选文章以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理论和核心概念为轴心,既反映了贝耐特教授在胡塞尔现象学研究以及整个现象学哲学论域中所取得的成就,又展示了现象学理论研究在当代哲学探索中的理论现实性、活跃性和开放性。哲学21.6万字
- 会员当虚无成为现代人生存状态的一种映象时,如何走出虚无主义的深渊便成为时代命题。本书系统梳理了尼采、海德格尔、马克思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克服虚无主义的理论和批判资源,为我们反思和克服虚无主义提供了思想借鉴。克服虚无主义是全球性问题,也是中国问题。虚无主义之于中国,不仅是问题危机的倒逼,也是责任担当的体现。克服虚无主义,需要理论逻辑的建构,更需要实践资源的探索。本书澄清了虚无主义的中国特征、影响程度和发哲学22.5万字